首页 北京:城与人

四 形式试验:城市文学创作的热点

字体:16+-

新时期的城市文学最先引起兴奋的,仍然是其形式、技巧,犹如象征派诗、新感觉派小说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时那样。

文学发展的要求一再使技法的重要性突出出来。新的文化态势使人们意识到,对象因技法才成为对象,技法使得传达新的文化意识、文化感受成为可能。自20年代末,新小说凭借当时所有的艺术手段,寻找对于城市形象的新的感性整合方式。文学曾为此有意识地引入了电影手法——电影的镜头运动,画面剪切,对视听效果的强调,借以打破旧有的格局,表现新奇的时空感受。现代派文学的译介毕竟是太繁难的工程,电影则是易于接触的现代城市艺术。老舍曾有杂文《看电影》,写市民看电影的喜剧性场面。鲁迅的嗜看电影更是人们熟知的事实。由早期左翼文学(如丁玲的《水》,张天翼的《最后列车》、《面包线》、《二十一个》等)到《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你都能发现电影对于小说的艺术渗透。这也是那时的“时式”。电影作为典型的都市艺术,充分体现着为当时中国人所理解的现代物质文化,所谓“声光化电”。即使有乡土中国的保守性,现代科技(这里是电影技术手段)仍然影响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并改造着他们的审美趣味。与电影手法一道大举侵入文学创作的,还有新闻文体和新闻手段。纪实手法、速写体在一段时间的流行,也有助于打破旧有的结构形态,传达城市的**。这一方面,也以早期左翼文学最惹人注目(那种速写体小说直可称作“左翼体”)。新闻文体即使不能硬说是一种“城市文体”,新闻业的发达也是近代城市发展的直接结果,其形式与功能都有十足的城市性。电影手法与新闻文体,是现成的形式材料,两者间又以电影技巧更有结构更新的启示意义。比如电影对多维时空的把握与呈现方式。对电影手法的文字模仿,使新文学关于自身功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现代技巧使文学重新发现了时间,发现了传达人的时间感受、时间经验的方式。这必然导致革命性地改造小说的整个艺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