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变中前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掠影

史论选本的近代与现代

字体:16+-

少年时读鲁迅的书,印象很深的是他认为写作的本领不能从什么“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中得来。做知青的时候也曾学作旧诗,指点我的老先生并不喜欢鲁迅,但常举例告诉我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所长即在于“述而不作”(我自己当了大学老师后知道这也不容易),略带北方人所谓“会说不会练”的意思。到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曾去旁听过几次中文系的写作课,后来发现授课的老师在地方晚报上发表一篇小文而引以为荣,便有些失敬,更觉得鲁迅先生所言不差。鲁迅的原话虽然记不清了,那意思却常向询问“史学研究方法”的学生述及。这当然部分是想“藏拙”,我确实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方法”,学会了即可治史。

中国的传统似乎不甚注重抽象出来的“方法”,谦逊一点的说“文无定法”,自信更足者便说“文成法立”。其实要说方法也有,从补锅做家具到练武学写字,大致都是从临摹入手,作文作诗亦然。不过一般的手艺人以谋生为念,很少有武侠小说中人欲“光大门派”之想;而作文作诗作画的,就总思在临摹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桐城文派所谓“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便是这一学习方法的最好总结。多数人虽然很难越过前一阶段,但后一境界总是有志者的努力方向。

我也不时将这一“方法”告诉学生,劝其在今日史家中选一性之所近(而不是一般认为最好)的高手,先熟读其论著,自己研究时试着先思其所思、言其所言,觉得像了,便已有一定火候,以后再想突破、特色一类高远的问题不迟。不过,以今日本科生课程安排的饱满程度,学生看“课外”读物的时间已不多,恐怕到毕业时还不一定找到性之所近的临摹对象;而研究生又苦于学习期限不长(通常第一年主要致力于外语),要广读当世论著而择定摹仿目标,似亦非短期可成。所以他们仍想立即学到可以“点石成金”的方法,不时询问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但我的回答总不能令其满意(因我确赞成史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