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变中前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掠影

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

字体:16+-

作者按:199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召开了“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研讨会。2000年4月,南开大学又举办了“海外史学理论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座谈会。两次会议实际都侧重于“学术对话”,我在会上的发言亦然,前者主张对话要多元开放,后者强调对话的基础是了解。侧重虽不同,内容实相关。今将这两次发言整合重组为一文,删略其重复之处,题目也略作更易,然文字和意思皆依其旧(盖时值世纪更替之际,大家都有些前瞻的意思。而当时西方对中国,以及西方学界对中国学界,都不如今日那么看重)。

我是学史学的,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以下讨论基本限制在我较熟悉的范围内。南开大学会议主办者关于“海外”这一提法甚有分寸,因为我们较多翻译西方史学著作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受到的外来影响主要是海外的华语史著。这些华语史著可见很强的西方影响,但不少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尽管影响我们内地较多的,似乎是那些较少独特性的论著)。下面我的发言,限定在“西方”的范围内。

有一点需要略作说明,所谓“西方”也好,“国际”(在我们的言说中通常并不包括中国)也好,甚而“海外”也好,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看都是变量而非定量,本不应也不能一概论之,在这样简短的讨论中,为行文方便,以下仍用“西方”这一统称,但却是作为一个变量概念而使用的。

我的基本看法是,21世纪的中国史学应该是开放型的,它必须面向世界,同时也当虚其心,尽可能接纳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最后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新史学。

今日的学术已成为世界性的,且不说中国史学是世界史学的一部分,就是对中国自身历史的研究,也已成为世界的研究。这样,中外史学对话的必要性与日俱增。早在80年前,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已提出:“国民而无世界智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在将临的新世纪中,中国史学的进一步走向世界,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