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想补充一点的是,今日讨论学术对话者,时有预悬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然后据以评判的倾向,这恐怕与“学术”本身的基本精神不甚相合。所谓“学术对话”,说到底不过是学术研究这一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学术研究的主要特点,正在于未必有什么“唯一正确”的方式或方法。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的“序”(改本)里曾说:“即如圣门,师、商之论交,游、夏之论教,何曾归一?终不可谓此是而彼非也。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黄氏所针对的观念,不幸一直在流传。
20世纪30年代,左派史家陈端志描绘五四后中国思想界的错综复杂说:“这里有礼教的复活,这里有佛教的追求,这里有德谟克拉西思想的憧憬,这里有法西斯蒂理论的酝酿,更有社会主义各派学说的流行。”他认为“这样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现象”,实是“变质的畸形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1]但杨铨的看法则反是,他稍早(1924年)就提出,“说者每以百家争鸣、群言庞杂为近代思想之诟病,不知此实思想解放后当然之结果”。孔孟一尊之时,并未能阻止佛学的侵蚀。何况“当国际交通思想自由之时,能以一派思想统一全国乎?且思想之不统一,何害于社会之进化。不特无害,且因切磋辩论而使学说有竞争精进之益。社会有选择试验之机,其进步之速,且将十百倍于统于一尊之时也”。[2]
学术与思想更不同,思想的一尊,在特定的时空中或许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学术则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遵循“必欲出于一途”的取向,绝对阻碍学术的发展。即使落实到学术规范层面,除了注释方式或引用成果等具体规则外,也难以用什么划一的方式来规范。而学术对话的方式方法,更可以说有无限多种,绝不能以“一途”概括之。今日学者有论及中西学术对话而好言什么“只能”者,大约便受“统于一尊”观念影响太深,养成了凡事皆欲定于一尊的思维习惯,其实最不利于对话(“统于一尊”和“对话”两个观念本身就是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