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变中前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掠影

物质救国:走向“文明”的康有为

字体:16+-

1919年五四运动稍后,正当梁启超因欧战的残酷而对人类运用“科学”的能力提出质疑之时,梁昔日的老师康有为将其写于1905年的《物质救国论》(此书承郭熹微教授提示,特此致谢!)再次刊印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使许多过去的趋新派如严复等对西方的“物质文明”失望,梁启超便因此而更注重与之对应的东方“精神文明”。康有为那时所见却相反,他特别在1919年的“后序”中说:当年成书后即“欲布发此书,时吾门人梁启超以为自由、革命、立宪足以为国,深不然之;阁置久不印刻”。而“欧战大战之效”恰证明他“凡百进化,皆以物质”的观点不误,遂刊印此书以为医国之药方。

近代以“学战”为表征的中西文化竞争到1905年时胜负已分,西方文化优越观已大体在中国士人心目中确立,尊西趋新乃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其结果,反西方者也多采用西方的方式或以西来观念为思想资源。康有为那时强调从事西人所长的物质学,所针对的主要已不是中国的守旧观念,而是西来的自由、平等、立宪、革命等政治观念(用新文化人的术语就是以西方的“物质文明”反其“精神文明”),这是全书的一大宗旨(由此益可见康的“后序”对梁启超的贬斥态度)。不过1919年的康有为久已退居中国思想言说的边缘,所以后来攻击梁启超“反科学”的胡适等新文化人便未曾注意到他们竟然有这样一个守旧的同盟者(当然也可能因康已名声不佳而不欲利用)。

《物质救国论》是康有为自戊戌出亡后游历亚欧美八年后带总结性的反思,非常值得关注(并参看康当时所著的《列国游记》)。如果可以通过“关键词”来看康的主张,则他是以“物质”(物质学、新物质学)为手段以达“救国”之目的;强调近代已是重物质竞争的“新世”,时代既变,内在的“道德”遂让位于外观之“文明”,而且评判标准也已落实在战场之上,即“兵”的胜负成为“文明之标志”。既然“各国强弱视物质之盛衰为比例”,则“欧洲中国之强弱不在道德、哲学”,战败的中国便不能不从“文明”降为“野蛮”。这样,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管子学说(近于法家)便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贯穿全书的是一种物质富而后可文明的观念:“以农立国”的“中国古教”虽“教化”可美,但“不开新物质则无由比欧美文物”;当时要救国、要“富强”甚至要“文明”,都不能不致力于物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