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言学术机构改革者,多指出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学术机构都有沉重的社会负担,即必须承担所辖人员的吃穿住等“后勤”事务。许多人也都寄希望于此类社会功能的逐步减除,俾学术机构的领导人更能将其注意力主要置于发展学术之上。目前我们学术机构的社会负担沉重,部分可能源于几十年前的学习苏联模式,同时恐怕也与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学通常都有一个短暂的“军管”过程相关,盖后勤的保障以机构形式落实到基层的连队,正是军事家的习惯思维。50年代前与后的中国大学,其总务机构的大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在思想观念和榜样的树立方面,则注重此类“功夫在诗外”的建制,似乎还渊源更早。
像研究所这样的学术机构出现稍晚,但大学的建立则始于清末新政时期的兴办学堂。章太炎注意到:当时兴学堂主之最力者为张之洞,由于张氏“少而骄蹇,弱冠为胜保客,习其汰肆;故在官喜自尊,而亦务为豪举”。此风气也影响到他办学:“自湖北始设学校,而他省效之。讲堂斋庑,备极严丽,若前世之崇建佛寺然。”山西举人刘大鹏那时的观察可以印证太炎之所见,刘氏曾到省城参观各新立学堂,见其建筑“均极雄壮”,颇能体现当时“学堂规模只是敷衍门面”,讲究“铺张华丽”的特色。
这样的传统显然一直传承下来,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36年论大学教育时说:“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其次则为图书设备,“一个大学必有众多超卓的学者,才能感得图书设备的重要”。但当时中国许多大学校长却反其道而行之,“不置图书,但事建筑馆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