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纲先生近年回忆说,胡适在1931年“九一八”前夕,曾与徐志摩和他一起登临景山。本来游兴甚高,在俯视故宫后,“一瞬间,胡适的脸忽然阴沉起来,过了一刻,他沉痛地说:‘东北情况严重,如果当年冯玉祥不把溥仪驱逐出宫,今天北京不知怎样了。那时我反对把溥仪驱逐出去,我错了!’言下不胜沉痛”。[1]
这个故事已数次为人所引用,仅《文汇读书周报》就两次刊发讨论此事的文章,且引用讨论者与罗先生一样,都有意想要为勇于“改正错误”的胡适“正名”。换言之,他们都试图修订或重塑我们历史记忆中的“胡适形象”(既存的胡适形象也是由他本人及其他人“塑造”出来的,其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历史真实姑暂不论)。正如王汎森先生所说:“人们的历史记忆像一块黑板,可以不断地添写、修改、擦拭。”而集体历史记忆也确实需要不断地“再生”(reproduce),才能延续。这一不断“再生”的行为与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往往不仅“受自然的限制,也可能受社会政治情境所左右”。[2]
一般而言,罗先生是当事人,他的观察又仔细到胡适的脸色语气心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恰恰是在涉及语气的用词遣字方面,这个回忆似乎出现了时代误差。我们如果学胡适教给罗先生的考证方法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直呼宣统帝之名不太符合民国十几年时人的说话习惯,尤其不合胡适的表述习惯,倒更像是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知识分子的口吻(甚至在“逐”前加“驱”这样的字,虽然也有较早的先例,似乎也非民初人常用的口头语言)。那段话应非胡适原话,最多是罗先生的转述,其实不必用引号。
罗先生在讲述此故事后接下去就此进行了简单分析,大致可知他作为转述者对此事的态度与观点。他认为:“溥仪在辛亥革命时就应该驱逐出宫,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正是代表民意的革命行动。”有这样的个人见解,罗先生得出胡适在事发当时“并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则因“意识到大风暴即将到来”,于是“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沉痛地悔恨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认知,是合乎逻辑的。但正如胡适告诉罗先生的:“凡治史学,一切太整齐的系统,都是形迹可疑的,因为人事从来不会如此容易被装进一个太整齐的系统去。”(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那看上去合乎逻辑的发展,就颇有些“形迹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