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二字在清末已较流行,其时有两个团体都以此命名,一是杨锐等1898年在北京成立的蜀学会(并设有蜀学堂),二是同一年宋育仁等在成都尊经书院设立的蜀学会(刊行《蜀学报》)。粟品孝教授已指出,前一个蜀学会“与蜀地一脉相承的蜀学关系不大”,其取名“蜀学”者,仅仅因为发起者和参加者均为蜀人也。后一个蜀学会则明确提出“昌明蜀学”的口号,而其所谓蜀学“就是蜀地之学,具体是指在蜀地学习以儒家经学为核心、包括西学在内的学术文化”。不过,这里似乎仍需稍做辨正。杨锐等所办蜀学会与其时闽学会、浙学会、湘学会等团体相类,其中,蜀、闽、浙、湘等地名更多地只是一个词头,其关键部分是在“学会”二字,确与一般在学派意义上使用的“蜀学”、“湘学”等落实在地域上的概念不同。至于宋育仁等设立的蜀学会,情形似稍复杂。一方面,粟教授已引用过的《蜀学会章程》第一条云:“现在时事棘艰,叠奉上谕,各省振兴学校,以期储才备用。学使慨济时艰,尤以振兴蜀学为念。”此处所谓“蜀学”者,主要意指学校,仍非学派也。就此而言,它和北京蜀学会虽有偏重教育和议政的不同,本质上似无甚差别。惟另一方面,《蜀学报》主笔吴之英又说:“蜀故有学也,何至今日始会始报也?曰:蜀学微矣。学者失其所学,今将返吾故焉,故以蜀学名也”。[113]此“蜀学”实已涵盖整个文化学术(或仍包括学校在内),而“返吾故焉”四字更直接透露出强烈的地域自觉,含有明确的认同意味。
晚清时期对“蜀学”一词的使用,值得注意的还有两个例子。其一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初刊的《蜀学编》。此书原为尊经书院两位学生方守道、童煦章所辑课艺,原题《蜀贤事略》,经曾任四川学政的直隶宁河高赓恩(1841—1917)与尊经书院山长伍肇龄(1826—1915)增补而成。此书收集四川历史上“心术、学术不诡于正”的学人,辑录其事迹,参考的范本是《关学编》、《洛学编》、《北学编》等著作。这里的“蜀”标定的毋宁是“四川”这一地域范围,近乎宋育仁等人的用法。特别要提出的是,《蜀学编》的编纂虽由高赓恩发起,意在训士,而编者多为蜀人,更多一重地方认同之感。伍肇龄在序中就说:“由是敦崇四教,以上溯邹鲁渊源,将张、魏所诣,尚可扩充,岂徒以扬、马文章夸冠天下哉!”[114]显然,伍氏对川人为学“徒以扬、马文章夸冠天下”甚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此编是要通过对“蜀学”渊源的发掘,以振拔蜀地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