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二、旅外川人言论中的四川

字体:16+-

川人既不爱“管外边的闲事”,报刊事业又不够发达,即使有意见也很难找到公开发表的园地,因此,要了解二三十年代蜀人对四川和国内局势的意见,旅居外省的人士成为一个重要渠道。他们大都不满意于四川状况,又深受省外思潮的鼓**,对夔门内外的情形都有了解,革新志愿强烈,但又身不在其位,故一般只能通过文字抒发己见。

在旅外川人中,青年学生占了很大比例。1930年,一位在上海的成都大学毕业生谈到:“四川的青年,尤以高等自觉了的青年,都觉得四川受了地理的限制,交通的阻厄,不能满意的接受中外的新的文化和思潮,……还有许多人都认定四川的文化太落伍,在那里得不着什么,想要从根本改造,遂相率出川在中国文化中心之上海北平去得到地货[道?]的中西文化。”[33]显然,作者本人就是这群“高等自觉了的青年”之一,这段描述也代表了他们的共同心声。事实上,让孩子去外省求学也是不少家长的心愿。据熊丸(1916—2000)回忆,当时“只要家里有点钱,或还算过得去的人家”,都会把孩子送到南京、上海或北京去读书。[34]1930年,黄稚荃(1908—1993)自成都高等师范毕业,她父亲黄沐衡(?—1944)因为看到四川“军阀割据,无异土寇,在四川无前途”,遂劝她去日本留学。[35]

旅外川人中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学成或有所专长的知识分子。胡先骕在1933年观察到,四川很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以政局紊乱之故,少数确有专门学问之人才,类皆不愿牛骥同皂,宁在外省服务”。[36]比如,任鸿隽(1886—1961)留美回国后,就与夫人陈衡哲(1890—1976)一起回到四川,欲图发展实业,但终于发现,“四川这个扰乱的样子”,“非四、五年之后是没有什么事可办的”,遂不得不离开,前往北京。[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