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期的四川,政治上陷入内争,既不太参与全国性的行动,也为全国性目光所忽略,成为一处国中“异乡”(参看第三章)。四川的高等教育身处其中,自然也无法逃出这一状况的影响。从名义上讲,成都高师是从1916年经北洋政府批准正式定为国立学校的,但实际上,一直到三十年代初,仍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国立学校的经费本应由国库供给,但成都高师的经费是在四川省教育经费下垫拨的,且后来升格为成都师大后,这一状况依然持续,没有任何改进。当然,那一时期全国的教育经费都很拮据,[7]但是,成都高师所面临的这一状况,也深刻地受到四川政治格局的影响。事实上,当时就有一笔“国费”掌握在四川地方军人之手,即四川盐余。该款项自民初就被地方军人截留,1918年,北洋政府在无奈之下,遂将其正式划归地方,使得截留在名义上合法化了。[8]高师自改为国立以后,就一直谋求使用这笔款项,从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也乐得顺水推舟,均表赞同。但“地方割据”已是事实,中央对地方亦不得不抱“逊让”态度。比如,1927年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就表示,师大经费使用盐余一议,“事属可行。但事实上能否如数划拨,本会难以悬断,故该校预算书交由该省教育厅会同财政厅审核办理见复”。[9]这里的表述就很有层次:师大既属国立学校,其经费划拨当然应由中央批准,此所谓“可行”也;可惜中央对四川的管理只停留在名义上,此所谓“事实”也,故最后还只能交给地方。其结果不出教育行政委员会之所料:由于地方军人不肯让步,此事终于不能成功。
其时南京国民政府自己还立足未稳,为求国内拥戴和国际认可,急于求得“统一”,哪怕只是一个形式和名义,也是非常珍贵的。1928年东北易帜前,蒋介石建议把张学良(1901—2001)列入国民政府委员名单,就表示“人的问题尚在其次,最要紧的是地方问题”。但在“反政府”方面看来,强调形式之统一并无若何实质意义。李宗仁(1891—1969)即致电张学良称:“所贵乎统一者,要在精神一致,不在形式偶合。”张也一度告诉蒋,东北军“易帜固为袍泽之良友,不易帜亦为精神之信徒”,希望达成“不拘形式之统一”。[10]其时蒋介石关心的可能更多的是所谓“法统”,故可在实际上做出让步。但对于李、张这些“地方实力派”来说,“精神统一”既可免去“割据”之名,又可以保留较大的自由度;“形式统一”却真使自己沦为“地方”:即此可见双方关怀的差距所在。至于四川则因基本上不与“中央”为难,故自北洋政府开始就能维持大体上的“自治”(参看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