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二、“国立化”与“中央化”的纠葛

字体:16+-

“国家”与“中央”的疏离,恰是川大在1933年以后陷入严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国立”招牌本是在刘文辉庇护下获得的,随着后者失势,学校对中央支持的需要遂更加急迫。可是,国民政府远在南京,又并不真把川大看成嫡系,故学校虽有不少抗争,仍不得不仰赖地方政府之鼻息,“国立化”只成为川大师生的一厢情愿。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四川被确定为“民族复兴策源地”及四川“地方中央化”进程的展开(第三章),川大的“国立化”才被真正摆上桌面。

作为国民政府推动“国家统一”的实质性步骤,“地方中央化”标志着中央权力在地方上的扩张,而川大的国立化也首先通过教育部对学校管理的强化体现出来。1935年5月,教育部首次向川大派出视察专员。7月,教育部根据视察报告,同时向四川省教育厅和川大下达训令,在四川全省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一、重庆大学(以下简称“重大”)定为省立,先设理、工两院,其原有的农学院和文学院并入川大;二、原四川省立农学院并入川大;三、原四川省立工学院并入重大;四、重大原有学生需一律甄别呈部备案;五、省立农、工两院经费分别划拨川大、重大。[27]和成都大学一样,设立重庆大学,也是1926年四川善后会议通过的议案之一。不过,它的正式创办要到1929年了。重庆处于刘湘的势力范围之内,刘氏也因此成为重大的实际支持者,甚至还一度亲自兼任校长。重大成立后,一直未向教育部备案,为此常常遭人诟病。比如,1934年初,刘湘刚刚宣布“川政统一”不久,就有人指出,“重大乃因防区制下特殊之产物”,要求将重大并入川大,“以树统一之先声”。[28]作者所说的“统一”,主要指的是四川省的统一;而此次院系调整和重大性质的审定,则更进一步,成为“全国统一”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