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接任川大校长后,继续推进任鸿隽的基本政策。在1937年7月1日举行的就职典礼上,他提出治校三原则:第一,继续提高学生程度,使与其他国立大学同等而不含地方色彩;第二,充实设备,提高研究兴趣,使文化水准和欧美各大学同等;第三,更进一步使中国学术能与欧美各国齐头并进。[63]简言之,仍是国立化与现代化。其中,国立化又带有明确的“去地方化”意味。
不久,随着抗战爆发,东部大批高校师生内迁,为川大国立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创造了条件。9月,张颐在迎新大会上,欢迎从各地来的借读生时表示:“本校既属国立,合全国为一家,应无主客之分。”[64]事实上,包括新生和借读生在内(其中借读生的人数超过了新生),大批东部学生的涌入,的确迅速改变了川大生源的地域结构。截至1938年,川大在校生共1318人,其中川籍学生912人,再加上西康学生17人,占全校学生比还不到71%。在外省学生中,以江苏、安徽二省为最(分别为82人和74人),籍贯分布的范围也扩大至27个省份。[65]到了1939年4月,时任校长程天放(1899—1967)就对外宣布:“战前川大地方色彩较为浓厚,因学生大多数为川籍。战事发生后,外省学生人数达三分之一以上,现时可为一名副其实之国立大学。”[66]教师的省籍构成也发生了一些类似变化,不过这还不能算是主要衡量指标,比这来得重要的是,享有全国性声望的学者在教师队伍中大幅提升。事实上,整个抗战期间,大量知名学者受聘川大。有些学生甚至一度有“四川的北京大学”之感。[67]
不过,如前所述,“国立化”既有“全国化”与“现代化”的意思,也常常被理解为“中央化”。后者又包括了两方面含义:一是中央对学校的支持,一是中央对学校的控制。最初,后一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川大控制权的争夺。一般来说,川大师生因饱受地方军人的压迫之苦,在此竞争中,都会选择站在中央一方。但是,随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权力的日益稳固和扩张,尤其是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以后,四川由僻远之区一下子变成京畿重地,中央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其控制范围也开始扩大到知识界。这就使得川大师生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此前,在川大人的心中,中央主要被视为一个象征性(后来则是实质性)的支援力量,现在却变成一个“对手”。其间的转折畸变,颇能体现出那一时期政治与学术的复杂纠葛,以及“国立化”的一名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