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是明清时代常见的同乡组织,遍布通都大邑,在移民地区尤其引人注目。1945年出版的四川《大足县志》说:“吾国人民向无团体。清初移民实川,于是同籍客民联络醵资,奉其原籍地方通祀之神,或名曰庙,或名曰宫,或名曰祠,通称会馆。是为团体之始”。[1]四川的民间团体显然不应自清代的移民会馆算起,但这段话也从侧面反映了会馆在清代四川这样一个“移民社会”(此处只是概言之,四川不同地方的情况其实不尽相同)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清代中叶到民国时期,会馆已成四川各地方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即是此一现象的表征。如光绪《广安州志》描绘当地的大场镇时,就特意提到“祠庙鼎峙,会馆林立”,显然把会馆视作了标志性的地方景观。[2]
嘉庆时期,一位宦游蜀地的湖北蕲水人徐陈谟曾云:“天下郡邑之有会馆,其始皆由同乡共里之人,或游宦于其地,或商贩于其区,醵金以为公廨,因得与岁时会议,有故商筹,以联桑梓之情,而使寄寓异地者,均不致有孤零之叹。其意良厚也。”[3]身在异乡为异客,不论是宦游还是定居,都不免孤零之感,而会馆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归属感。这在当时已为人广泛关注,民国以来更成为学术界研究相关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近年来,清代四川会馆的名称、分布、修建、日常活动、财政支持及崇祀对象等基本情况已得到大致梳理。不少研究更注意到,会馆既是移民强烈的“原乡感情”(strong sense of place of origin)的产物,也强化了这种感情。因此,它在客观上不利于移民群体的融合。[4]但也有学者指出,会馆为人们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方便,清代四川移民会馆在地方公共管理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对不同原籍的民众关系的协调,也促进了移居地的地方社会整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