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清代四川是移民社会,移民中多农、商,少士族,故其文化水平在全国长期落后。这一看法在清代就已存在。乾隆《雅州府志》云:“蜀于献贼兵燹之后,又继以吴逆,疮痍未起,流亡未复,或有不耕不读之人。”[3]嘉庆《定远县志》云:“国初兵燹之后,家少藏书。士大夫子弟担簦负笈,远道从师。贫乏者教授生徒,兼营耕读。”[4]民国《长寿县志》引旧志云:“明季兵燹后,老成凋谢,图籍散亡。士多带经而锄,苦无师授。”[5]廖平(1852—1932)在1896年也说:“川省初遭兵燹,县不过数十百户,人与鸟兽争地,鬼魅横行,粮食栖野,相率以鸡、布易田土,比今诚为浑噩。然不知诗书,争械相杀,婚嫁尤为简略。”[6]廖说大约来自故老相传的记忆。
类似记录在有关文献中俯拾皆是,几成“套版”。[7]不过,至迟到了嘉庆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已经恢复,文化也继之复苏。同治《仁寿县志》谓,“入国朝二百余年”,当地“儒雅之风”仍“未大畅”。直到“道光八年,戴羡门制府檄令州县各兴乡学”,情况才大变。[8]这一时段与道光《岳池县志》的描述非常接近:“近日经学隆重,生儒皆知学古。研经茹史,颇多博洽之儒。数十年来,科名亦盛。”[9]民国《万源县志》也说,该县“文化落后”,“在昔科举时代,乾嘉后始知重学”。[10]虽都是印象式的描述,但不约而同,亦应道出几分实相。[11]
科举考试情况虽不能反映学术的真正状况,但某地文风盛衰也与当地学术水平的高下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按照一般规律,二者之间总有一时间差,具体来说,学术的兴盛当略晚于兴学。关于近代四川学术的发展,学界多追溯到同光时代的尊经书院,张之洞(1837—1909)与王闿运则被视为两大助产士。清末参加过同盟会的黄崇麟在为吴之英(字伯朅,1857—1918)文集所作序文中说:“有清二百年,蜀学暗黮,恒不逮他行省”。直到“南皮张文襄公督学吾蜀,创建尊经书院,以经史词章之学倡导后进,而湘潭王壬甫先生为之师,于是文雅彬彬,比于江浙”。光绪初年,吴之英、廖平、杨锐(1857—1898)、宋育仁(1857—1931)、胡延、张祥龄(1853—1903)、吕翼文等“辐辏并出,颉颃上下,于是号称极盛”。[12]吴之英的学生吴虞(1872—1949)追溯蜀中学术蔚兴轨迹,也说:“蜀中文献,明末以来澌灭殆尽。蔽于帖括,人不知学。至学使张公孝达来川,建立尊经书院,蜀中人士始通古学,比于齐鲁。”[13]蒙文通(1894—1968)则云:“蜀经明季丧乱,学术衰颓,晚清南皮张文襄公之洞来督学政,始以纪、阮之学为号召”。而“蜀士旧无知许氏《说文》者,独(廖平)先生偶得之败簏中而好之”,故得到张之洞赞赏。[14]这些论述分别以吴之英和廖平为中心,而均以尊经书院为蜀学勃兴的关键,可谓学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