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政治文化在正德一朝变化相当大,其中“诛八虎”计划的失败是一转捩点,从此之后,宦官刘瑾等掌握国家大政,其中种种倒行逆施的作为,在在都使得国家的秩序濒临崩解状态。此时的士大夫们敢勇于挑战宦官权势的,不能说没有,但以当时内阁大学士等人的做法,又何尝不让中下阶层的官员们为之气馁。刘瑾倒台之后,官员们上疏直谏的文字中,振作“士气”成为普遍的共识,但由于政治权力依然掌握于宦官之手,“士气”依然萎靡,朝政仍不见起色,国家情势依然危急。此时的阳明在历经龙场的放逐生活后,怀着经世之志回到北京,原想于“后刘瑾的时代”中,一展经世济民的抱负,但其“政治受难者”的光环,却使其遭受无形的政治打压。一连串有关其父亲贿赂等情事的“曝光”,不但引起众人的指指点点,当然也影响到阳明的心情,在那表面上强调“政治清白”的政治情势下,真正“政治清白”的人,却遭到“不白之冤”,充分显示当时的道德价值的沦丧与倒置。
处在如此不堪的朝局之中,阳明怀着悲愤的心情,思考着当时的情势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却做出言行不一的作为?为什么政治与学术地位高的人,没有办法把持其道德的信念,坚持善恶、是非、义利等传统的价值?为什么当有人起而对抗这种歪曲正义是非的行为时,却遭到无情的对待,无人再挺身而出来声援呢?士大夫的“气节”哪里去了?“君子”何在?往后国家社会的秩序又将如何维持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是否即将到来呢?这一切问题的症结点又为何呢?现在又该如何才能挽救国家社会于危急之时呢?阳明秉持其“一心运时务”的思想理论,认为当务之急是恢复道德的秩序,也就是要让“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起点就从每个人的“心”中做起,使每个人都成为“君子”,而这就是为何阳明要汲汲于提倡“心学”的原因。阳明首先重新思索学术发展的问题,认为当今学界错认学术的发展路径,忽略了孔门真正之传是在颜子一脉,而非强调博学广识的学术传统,所以阳明通过对“圣人之学”的重新衡定,并于《大学》一书中,寻求到其理论的根据。所谓“格物”,是去格心中之物,也就是将“心”中不正的部分去除掉,即能将“人心”变回“道心”。唯有如此,才能靠着这无私欲的“心”分辨善恶是非。其次,通过与朋友的交往,极力宣扬此学,希望他们可以了解到此学“变化气质”的功效,成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