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学的形成

三、判别是非的标准:良知

字体:16+-

阳明的“圣人之学”,是以“德性”为基础的,因此才会将其工夫论重心都放在对于心中私欲的去除上。但是,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有私欲,并进而去除呢?会不会有“认欲为理”的问题?而之所以有这个问题产生,主要的原因在于阳明的“圣人之学”没有一个衡量私欲的标准,所以才无法确实地知道私欲存在与否。相较于朱子学,由于强调万事万物皆有其定理,因此可以通过外在之理来确认内在所想是否是私欲,所以同样是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工夫,较有下手处。阳明随着对赏罚问题的思考,深化其工夫论的观点,认为“本心之明”自然可以判准私欲,但是,什么是“本心之明”?一个人如何能够知道他是发挥“本心之明”来做事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阳明直到忠泰之变后,才有了具体的论述——“良知说”,来支撑他的想法,且这个论述亦有其学术脉络。

(一)“良知说”的学术脉络

阳明虽然已经明了靠着“本心之明”即可因应人事的变化,但是他并未明白地说出何谓“本心之明”,直到他汲取周敦颐及程颢(字伯淳,称明道,1032—1085)的思想来论证,其“良知说”才有学理上的依据。而阳明之所以会注意到两人的思想,主要是因为其到九华山的因缘。《年谱》记云:

忠、泰在南都谗先生必反,惟张永持正保全之。武宗问忠等曰:“以何验反?”对曰:“召必不至。”有诏面见,先生即行。忠等恐语相违,复拒之芜湖半月。不得已,入九华山,每日宴坐草庵中。[76]

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阳明选择待命于芜湖,并重游九华山,在草庵中静坐。阳明此次重游,与上次来时的心境大不相同。他在化城寺留有诗,诗中有云:

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莫谓中丞喜忘世,前途风浪苦难行。[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