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在入仕前后的生活形态必须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中来理解,对此,曾与阳明一起结诗社的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1472—1529)曾有一深刻的感受,他说:
曩余在曹署,窃幸侍敬皇帝(孝宗,年号弘治,1488—1505),是时国家承平百三十年余矣!治体宽裕,生养繁殖,斧斤穷于深谷,马牛遍满阡陌,即闾阎而贱视绮罗,梁肉糜烂之可谓极治。然是时,海内无盗贼干戈之警,百官委蛇于公朝,入则振佩,出则鸣珂,进退理乱弗婴于心。盖暇则酒食会聚,讨订文史,朋讲群咏,深钩赜剖,乃咸得大肆力于弘学,于乎亦极矣![1]
李氏所说的时间点是孝宗弘治一朝,正是阳明入仕前后的时间,因此,此段叙述正可以拿来理解阳明当时所处的时代氛围。李氏的说法有三个面向:一是国家承平已久,海内外无重大盗贼及战事的发生;二是经济情况良好,所以名贵衣服并未被一般平民所珍惜,而生活条件也非常好;三是当时在朝为官的士大夫们,下班后就去娱乐场所,闲暇之时则聚在一起喝酒,讨论文学与史学等。这三方面充分地说明弘治朝是一个政治太平、经济发展、文风鼎盛的时期,所以稍后的时人黄景昉(字太穉,号东厓,1596—1662)才发出“真恨不身生其际[2]”的感叹。对于躬逢其盛的阳明而言,其生活形态自然无可避免地趋向于时代的风尚,而带领他进入这个风尚的人,就是父亲王华。
(一)王华的会社网络及性质
关于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1446—1522)的生平事迹,学界所知甚少,只大概知道在其中状元之前,名声已籍籍于四方[3],与当时另一同乡状元谢迁(字于乔,号木斋,1449—1531)齐名[4]。不过,名声四起不代表仕途顺遂。由于会试接连落第,致使王华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以教书为业的[5],而在出外教书之时,阳明有时也会陪同前往[6]。所以,王华此时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为求糊口而奔波,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其科举之学的钻研。但在王华状元及第后(成化辛丑1481),由于任官于北京的关系,其日常生活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社”与“会”的活动,扩大其人际网络,而这就是上述李梦阳所谈到官员们闲暇时的活动。这些活动是通过各种名目来成立的,例如诗社、文会、座主门生会、同僚间的会[7]、同年间的会、同乡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