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在龙场时期,其所思所想自然围绕着“丁卯之祸”的前因后果,尤其是针对当时官员们的种种反应与作为,深入剖析。因为这些人的作为(尤其与阳明亲近之人),冲击着阳明的内心,促使他重新思考,究竟是过去遵循的道德观念不合时宜呢,还是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道德价值无法彰显出来?如果是道德观念不合时宜,那么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才是合时宜的?假如道德观念并未有任何不合时宜,又为何这个社会无法彰显道德的价值呢?此外,身为当时国家中流砥柱的士大夫们,为什么没有办法坚持甚至是放弃了平常口说笔论的道德观念,而汨没于私欲之中,与宦官同流合污呢?其原因何在呢?这一切的问题都促使阳明对于他所信仰的价值观念体系,重新做一次检查,来寻求问题的根源,并进而提出他的看法。而这思考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要恢复一个道德完善的社会。
(一)对李东阳作为的反思
由于在“诛八虎”事件中,是以铲除宦官为目的,因此不论是赞成或是反对,即便是默不作声,皆标志着官员们自身对此事件的立场。不同的立场,也无形中形成一个分隔点,区分了这些平常相与谈学论道、诗文酬唱、互动频繁的士人圈子,形成一个“君子与小人”、“是与非”、“正义与邪恶”阵营之两方。就以大学士李东阳为例,由于其与刘瑾等交通的作为,不但引起士人间的纷纷议论,尤其对其门生故吏而言,其内心所受的煎熬,更是不言而喻。但是,终究有门生对老师下达最后通牒,罗玘(字景鸣,称圭峰,1447—1519)在写给其师的信中说道:
今则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无所措手矣!《易》曰:“不俟终日。”此言非欤?彼朝夕献谄以为当依依者,皆为其身谋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诟,百岁之后,史册书之,万世传之,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此而不言,谁复言之。伏望痛割旧志,勇而从之,不然,请削生门墙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生蓄诚积直有日矣![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