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时代的京城,商品交易的空间表现形式为庙会、定期集市以及商铺摊贩。北京内城形成了最为兴盛的四大庙会:“京师之市肆有常集者,东大市、西小市是也。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49]各种专门性的集市散布于内外城,品种多样,应有尽有:“京师市各时日,在正阳门外者,曰银市,曰珠宝市,曰玉器市;在正阳门东者,曰估衣市,曰肉市,曰果子市;在南小市者,曰皮衣市;在金鱼池西者,曰鱼市;在东四牌楼南者,曰米市;在东四牌楼西者,曰猪市,曰羊市,曰马市;在宣武门外大街南者,曰菜市;在虎坊桥西者,曰骡马市;在西珠市南者,曰拆补市;在东直门外者,曰棉花线市;在隆福寺西者,曰雀儿市;在德胜门内者,曰耍货市;在花儿市西者,曰油壶卢市。”[50]
由于受制于清朝“满汉分治”的空间要求,北京的商业集市多散布于外城或内城四周。这一商业布局延续至近代,各个庙会和集市依然兴盛。但随着卫生知识的普及,选择合适的地点创设新型商业空间,以便于监督和管理的要求逐渐强烈。近代北京的市政机构成立后,很快就着手推动具体空间的兴建。
(一)东安市场
传统的集市分散于街边,依据人们购买便利而设,但普遍存在影响交通和卫生的问题。据清末日本人的观察,北京“城内各处有贩卖鸟兽鱼肉蔬菜水果类的市场,只以大街路旁充当市场,无特设房屋,市场肮脏之极,臭气熏鼻,苍蝇成群,猬集于食物,不卫生的危害不少”[51]。这类的市场数量很多,有的还游移不定,管理较为困难,以卫生知识为指导创设一个新型的空间将其集中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方法就是建设近代意义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