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北京的公共卫生

第二节 卫生引领商业的潮流

字体:16+-

近代的卫生具有广阔的内涵和正面的寓意,其中的经济价值为医卫人士所重视,他们提出:“公共卫生是开源节流最好的理财方法,因为它能保持社会的健康,增进人民的能率,节制经济无形的消耗!”[23]施行卫生能免去病痛的消耗,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卫生为你最好的财星”[24]。随着卫生的宣传,社会上注重卫生者愈来愈多,“今人莫不讲求卫生,起居以时,饮食有度,高大其屋宇,精制其用具,即逢一不修边幅之人,亦望望而去之,若恐不幸沾己身矣”[25]。卫生逐渐成为社会上流行的事物,“虽曰讲究斯道者不乏其人,然大抵奉行故事,徒有其名而已,今试遇人而告之曰,卫生宜讲求也,则人必笑而言曰,古人有言,识时务者为俊杰”[26]。卫生的价值使其逐渐成为盈利的一种新手段,引领着商业发展的潮流。

在近代北京的报刊上,“卫生”是当时极为常见的词汇。民初北京报纸上最多的就是卖药的广告。[27]30年代卫生的宣传力度增大,北京的许多报纸都辟有版面刊载医学卫生知识,各种医药用品更是趁此机会大做广告,有的报纸还时有广告式的新闻,专为介绍医生或秘制药。[28]据著名报人戈公振于30年代的统计,各大报纸上均有大幅的广告版面,其中均是医药广告所占的面积最大。[29]医药广告的泛滥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身体素质不良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当时不仅是医药,还有许多商品被直接冠以“卫生”之名,以示其优质有效。清末时就有外国的产品大做广告,名曰“卫生电气脚垫”和“卫生果子酒”[30],以标榜其效用。此后中国人也纷纷模仿,如消毒、清洁用品的广告就鲜明地打出卫生的旗号。民初留美学生自制消毒药水,命名为“中国卫生药水”,并要申请专利。[31]丙寅食料工厂将其生产的酱油定名为卫生化学酱油,以表示其制造方法科学及制造环境清洁。[32]中国卫生牙刷工厂生产的寿字牌牙刷,从品牌名上即可推知其卫生用意,广告词中更是提出其“是个人卫生上日用的必需品,是卫生教育上良好的工具:卫生家,教育家,医学家,极为赞扬!”其优点中还强调经过消毒,无传染疾病之虞。[33]亚林沙而良丹自称是“浴身净手、卫生必需”的要品。[34]消毒卫生管[35],利华卫生药皂[36],以及“卫生鞋袜”,甚至“卫生草纸”的广告随处可见。[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