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三、青年生力军:学生

字体:16+-

(一)以量取胜的新生代

若说文人学者是国都南迁后的北平消费新中坚,人数众多的中学与大学生,便是深具潜力且充满生气的消费新生代。一来为数颇巨且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生活开销全在北平,二来此时北平经济疲弱,学生遂成为提振城市各业消费颇具分量的消费族群。[122]北京原即全国教育中心,“学校之多,甲于各地”[123]。到故都北平阶段,尤其30年代前半期,各级学校教育持续发展,与文化教育事业有关的各类经费,总数相当可观:

有人屈指算计,每年中央汇来的北平教育文化费是四百余万,加上经华燕京协和等等特殊财源以及其他零碎的学校机关,每年怕不要一千万。大中小学学生以十万人计,每人以一年消费一百元计,两下合起来,北平市面因教育事业而流通的金额,总在二千万元以上。这不能不说是北平的生命线。[124]

这段瞿宣颖的叙述,虽只是片面粗估,却多少透露北平教育界与城市消费的紧密关联。时任商会主席的冷家骥,在1935年中旬向记者表示,“平市自国都南迁后,以一般商店,赖以支持者,仅为平市之教育中心,以及各省来平求学之少数青年而已”[125]。国都南迁后,北平的学生人数曾一度下降,但随之又回升,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更形骤增。[126]根据北平市府针对北平城郊各区中等及初等学校的调查统计,1933年(大学除外)的学生人数共68290人。[127]到1934年初,北平学生总数更达83360人,居全市各业人口(农、矿渔、工、商、军警业及自由职业)第三位,仅次于商业与工业人口。[128]1935年末,《大公报》社评曾指出:

自国都南迁后,平市之维持,首赖教育。试仅计中学以上学生,当不下三万人,全体生活消费,不下一千万元。公私各校经费,及联带存在之文化相关经费,合计亦当在千万以上。况各省人居北平者,多为子女教育便利之故,往往有供职他省,而住眷平市。若学校不能维持,此等民家,皆将他适。是以直接间接,教育界所消费于北平之金钱,年不下数千万,此乃平市养命之源也。[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