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国都南迁。北京易名北平,作为近代第一个市政府雏形的京都市政公所被正式取消。6月26日,国民党中央任命何其巩为“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直至1929年5月告病为止,何其巩主政北平的近一年期间,拆毁皇墙的提议仍然时有出现[99],但都被市政府有力否决,为剩下不足3公里的皇墙提供了“喘息之机”。不幸的是,自何其巩卸任后的第5个月起,北面皇墙(主要为图2中的①段)又被拆除了将近1公里[100],遭受了民国阶段的“最后一劫”。剩余的1.9公里皇墙能够留存至今,主要归功于两个因素:1.在何其巩任期内进行的“北平文化游历区”建设,为20世纪30年代前期政府开始营造“文化北平”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101];2.民众对皇城城墙价值认识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
1928年6月之前,京都市政公所虽然财政入不敷出且腐败盛行,但依靠首都的政治中心地位,尚能维持一定程度的经济繁荣。降格为地方城市之后,北平的经济社会状况转向萧条,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显出“人口日减,商业日衰”的局面。[102]北平市民与地方人士反响甚为强烈,凭着觉醒的参政议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配合政府一系列“繁荣北平”的规划活动献计献策。[103]从当时的报纸与档案来看,大多数参与者都着意于北平所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将北平建设为“文化中心”。[104]其中,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为北平市民朱辉向市政府上呈的《建设北平意见书》,提出将北平建设为“国故之中心、学术美术艺术中心、东方文化表现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陆地实业中心、观光旅游中心和国防中心”等7条,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保存、利用旧建筑物,维护其艺术美观性”。[105]朱辉在关于市政建设的38条建议中,对之前市政公所拆毁城垣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即其无保存价值之旧建筑,若无预定较善之改设计划,须严厉禁止拆改。试观军阀时代,任意拆毁旧紫禁城墙、先农坛围墙,迄未见有预定计划之实行,前车可鉴,故拆改无保存价值之旧建筑,须以有无较善之预定计划为条件。”[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