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他们的北京”

字体:16+-

并不是所有知识分子都只把目光集中在本地游客寥寥的北京公园里。1924、1925年左右,当末代皇帝溥仪最终被逐出紫禁城,从而突然终结了衰微已久的帝制的时候,一场民俗学运动正在酝酿之中。因为运动的中心在北京,这座城市顺理成章地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场址,北京的文学表现也由此增加了另一维度。

有意识的民俗学运动成型于民国初年。早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与周作人就开始对歌谣、神话等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鲁迅首先提出建立民俗文化组织的倡议,他说:“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冀教育。”[42]1918年,由两位“五四”时期的著名北大教授刘半农和沈尹默发起,以“国立大学”的体制为依托,在北大成立了“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北大校长蔡元培在看到两位教授拟定的章程后,随即批交文牍处印刷五千份,分寄全国各省官厅、学校。1920年,歌谣征集处改组扩大为歌谣研究会。两年后,该会开始隶属于北大国学门,并创办《歌谣周刊》。这一组织一直活动到了1927年11月。1923年5月,同样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该会成员制作了一份《风俗调查表》,在《晨报》和《东方杂志》等刊物上都有刊登。1935年,北京大学文学院决定恢复歌谣研究会。翌年,改名为风谣学会,并持续活动到了1937年。除了上述这些组织以外,1924年还成立了一个北京大学方言调查会,调查各地方言。[43]

关于北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风谣学会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完成的。1924年,北京风土的研究开始盛行。杨德瑞在北京为《歌谣周刊》记录了老式婚嫁的礼仪。1925年出现了更多的研究。《歌谣周刊》曾出版了一期妙峰山进香的专号。容肇祖分析了“妙峰山进香者的心理”。顾颉刚在为这期专号写的引言中,主张风土民俗并非野蛮下俗的东西;相反,它们应该作为系统性研究的材料。[44]后来,顾颉刚又为旗人奉宽所著《妙峰山琐记》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