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沦陷时期知识人的伦理境遇(1937—1945)[1]
袁一丹
引言 遗民之今昔
1938年10月31日,《申报·自由谈》上刊发了一篇杂感,题为《遗民之今昔》,作者周黎庵从伯夷、叔齐说起,一直讲到遗民史上最辉煌的明清之际,忽然笔锋一转,指向“今日的学者之流”:“当举国尚在一致抗争中,胜负之数未可预卜,他们早已准备亡国后的事业,先把‘遗民’的招牌挂出了。不信,有‘七七事变’后六十有二天胡适博士致平友书为证。”[2]所谓“胡适博士致平友书”,即1937年9月9日胡适受命赴美从事对外宣传工作,临行前在长江舟中写与北大留平教授的一封信。[3]
“七七事变”发生次日,北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到米粮库四号拜访文学院院长胡适,询问其对时局的意见。胡适当时以为卢沟桥只是局部事件,或许不至于扩大,所以按原定计划离平南下。[4]待8月初,北平沦陷已成定局,胡适从台静农处得知周作人、罗常培、魏建功等北大教授“决心居留”,以为“此是最可佩服之事”,赴美前去信鼓励北大留平同人“忍痛维持松公府内的故纸堆”,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闲暇”埋头著述,并断言“将来居者之成绩必远过于行者”[5]。胡适信中提倡的闭门著述,却被周黎庵视为今之“遗民”的生存策略。
“不负博士所劝”,1937年8月至10月间,“北平城外是炮火喧天、尸横遍野的恐怖世界,城内的教授们却加倍的埋头著述”。沦陷初期“居者之成绩”,据周黎庵从《宇宙风》杂志上摘录的一篇账单:孟森有《香妃考实》及《记海宁陈家》两篇,罗常培整理《临川音系》,郑天挺作《十六国春秋笺注》,周作人翻译希腊文学,魏建功校录《十韵汇编》,毛子水重译《几何原本》。北大之外的学术成果,如辅仁大学,还有陈垣《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子史两部。[6]面对留平学者短短两月内取得的不菲成绩,周黎庵讽刺道:“‘闭门著述’,善哉,善哉!在侵略者铁蹄的笼城中,若不是挂了‘遗民’招牌的诸公,恐怕早已束装‘飘萧一杖天南行’[7],或是荣任‘新民学院’教授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