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二、“商量出处吾谁与”:角色扮演及其困惑

字体:16+-

朝代间的类比,永远是把双刃剑,既提供了抵抗的榜样,同时也提供妥协的先例,问题是你预备在已有的剧情中扮演何种角色。南明史研究者司徒琳以遗民文集为材料,从“被征服的一代”(conquered generation)的自我表述中发现或隐或显的“角色困扰”[21]。明清之际的社会变动加剧了士阶层的升降转移,使其不得不在短时间内选择、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而可供选择的“脸谱”(mask)十分有限,不外乎忠臣、贰臣还是遗民。

沦陷初期滞留在北平的文人学者,也试图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摸索个人在“道德团体”中的位置。“七七事变”后不久,任教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吴宓,从报上得知战局危追,预测“今后或则(一)华北沦亡,身为奴辱。或则(二)战争破坏,玉石俱焚。要之,求如前此安乐静适丰舒高贵之生活,必不可得”,断言其“一生之盛时佳期,今已全毕”[22]。既然清华园之安乐生活已不可得,吴宓不得不考虑出处去就的问题:“今后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或就义,无论若何结果,终留无穷之悔恨。”[23]他列出的这几个选项,几乎囊括了易代之际士人可能采取的行为模式。

“国亡则吾辈将何作?”吴宓为自己设想的结局,实则脱胎于民初其与汤用彤的对谈:“上则杀身成仁,轰轰烈烈为节义死,下则削发空门遁迹山林,以诗味禅理了此余生。”[24]或死节,或逃禅,这两种选择固然有上下之别,但都是以亡国为前提。距“七七事变”才一周,是战是和尚不明朗,吴宓就开始考虑亡国后当如何的问题,可见他对抗战的前景甚为悲观。[25]

在亡国这一情境预设下,富于诗人气质且不乏小说家的想象力的吴宓,进而将出处进退的不同选择——“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或就义”——分配到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挑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吴宓声称习惯于把自己放进历史或小说的人物、事实、环境中,对当下现实生活中之人事反而不太注意[26]。由事变后的经验,他愈发肯定“古来书史小说中所记叙之人物,其情与事,极真而非假。但必我有类似之境遇及经验,然后方能感觉到,而信其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