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莫斯科日记

1月4日

字体:16+-

我拜访柯刚的日期到了。可是,尼曼早上打电话通知我下午一点半到卡梅涅娃学院,要去参观克里姆林宫。上午,我待在家。学院里集合了大约五六个人,除我以外看起来都是英国人。接着,我们就在一位不怎么招人喜欢的先生的向导下徒步前往克里姆林宫。走得很快,我费力地跟着。最后,一队人不得不在克里姆林宫的入口处等我。围墙里面首先叫人惊讶的是政府大楼过度整洁的外表。我只能将此与模范城市摩纳哥的所有建筑——一个紧邻统治者的特权阶级的住宅区——给人的印象相比。甚至连建筑物正面粉刷的亮白色或奶黄色都很相似。不过,在摩纳哥,一切都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形成鲜明对照,而此地则到处是一片均匀的雪光,色彩从这雪地的光亮中更加平静地凸显出来。此后,当天色渐渐变暗,雪地似乎在不断地延展。在政府大楼闪亮的窗户近旁,塔楼和圆顶耸入夜空:被制服了的纪念碑,它们在胜利者的大门前站岗。在这里,车灯也射出耀眼的光束刺入黑夜。车灯的光线令克里姆林宫里宽阔的骑兵训练场上的马匹惊恐不安。行人在小汽车和不听使唤的马匹中间艰难前行。运雪的雪橇排成长龙,有个别骑马的人。一群群默不作声的乌鸦落在雪地上。克里姆林宫大门口的哨兵站在耀眼的灯光中,身着扎眼的土黄色毛皮大衣。他们头顶上闪烁着指挥出入**通的红灯。莫斯科所有的颜色在这里,俄罗斯的权力中心,汇聚成一面棱镜。红军俱乐部面朝着这片场地。离开克里姆林宫前,我们走了进去。房间里窗明几净,看起来比其他俱乐部的房间要简朴、整洁。阅览室里有许多象棋桌。由于列宁本人也下象棋,象棋就在俄国获准通行了。墙上挂着一幅木刻浮雕,是一幅轮廓简化了的欧洲地图。地图旁边安着一个手柄,转动这个手柄就会在俄国和欧洲的其他地方依次按时间顺序亮起一个个点,那是列宁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过,这个装置不太好使,总是有好几个地方会同时亮起。俱乐部有个借书处。我觉得一张布告很好玩,上面图文并茂地说明了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图书免遭污损。另外说一下,此次参观的向导组织得很差。我们好不容易到达克里姆林宫时已将近两点半了,随后,当我们参观完军械库后终于踏进教堂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里面什么也看不清。不过,由于教堂里的窗户又小、安装得又高,无论如何总是需要内部照明的。我们走进了两座大教堂:大天使大教堂和乌斯佩斯基大教堂。后者过去是沙皇加冕的教堂。其内部为数众多却非常局促的空间想必体现了权力的高度克制。由此而必定给那些仪式造成的紧张氛围,如今已很难想象。在教堂里,那位讨厌的参观负责人退到一旁,和蔼的老勤杂工举着蜡烛慢慢地照着一面面墙壁。尽管如此,却很难看清楚什么。那许多外表看起来似乎差不多的画像也无法给外行传递任何信息。不过,还有足够的光线能让人从外面观赏这些美丽的教堂。尤其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雄伟的克里姆林宫里的一处回廊,那里有一个挨着一个的闪闪发光的彩色小圆顶。我相信,公主们的闺房就在那里。克里姆林宫所在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森林,其最古老的教堂就叫作“林中的救世主堂”。后来,这里教堂林立。尽管末代沙皇们为了兴建新的无关紧要的建筑拆除过教堂,剩下的教堂仍多得足以构成一座教堂迷宫。这里也有许多圣像站立在教堂的外墙上,从最高处的铁皮屋檐下像躲避风雨的鸟儿一样俯瞰着下方。他们低垂着曲颈瓶似的脑袋倾诉哀伤。可惜,这一下午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参观军械库庞大的收藏了。这些壮观的收藏令人眼花缭乱,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克里姆林宫本身雄伟的地形和建筑时,参观这些收藏却只会令你分心。人们很容易忽视克里姆林宫之美的一个基本条件:那些开阔的广场上没有一处纪念碑。与此相反的是,在欧洲,几乎没有哪个广场没有在19世纪的进程中因为设立纪念碑而亵渎、破坏了其内在的隐秘结构。在军械库的收藏中,我特别留意到一架四轮马车,那是拉祖莫夫斯基亲王送给彼得大帝的一个女儿的礼物。马车上臃肿的、像波浪般起伏的装饰叫人即便是站在平地上也感到头晕目眩,就更别说想象它在路上颠簸的样子了。当得知这辆车是由法国海运过来的之后,这不舒服的感觉简直就到顶了。所有这些财物都是以一种没有未来的方式获得的——不仅是它们的格调,还有获得它们的方式本身都已经消亡了。它们肯定给其最后的占有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可以想见,拥有这些财宝的感觉能令他们几乎丧失理智。不过,收藏的入口处如今却挂着一幅列宁像,就像在一个原先供奉神灵的地方由皈依了的异教徒竖起了一个十字架一样。——这一天剩余的时间基本荒废了。没能吃上饭。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已近四点。去找阿丝雅时,她却还没有从她的女裁缝那儿回来。我只看到了赖希和那位回避不了的同屋。不过,赖希等不及就走了。随后不久,阿丝雅现身了。很遗憾,后来话题转到了那本关于巴洛克的书上,她说了些寻常的看法。后来,我读了一些《单行道》里的内容。戈罗丁斯基(?)邀请我们晚上去做客。不过,就和当初在格拉诺夫斯基家一样,这次我们也错过了晚餐时间。因为,就在我们出门前,阿丝雅来找赖希说话。当我们晚了一个小时到场的时候,只遇到了戈罗丁斯基的女儿。这天晚上真拿赖希没有办法。我们长时间地到处寻找饭馆,能让我好歹吃些东西。我们走进了一家用粗糙的木板隔断的、简陋至极的“雅座”,最后,来到卢比扬卡街附近的一家并不招人喜欢的啤酒屋吃了些难吃的东西。之后,又去伊列什家待了半小时。他本人不在,他的妻子为我们煮了上等好茶。然后回家。我原本还想和赖希一起去电影院看《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的,可他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