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体对各种疾患基本都能产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自然免疫力,在急性传染病中,有不少能使人获得持久或终生的免疫力,比如天花、麻疹、伤寒、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一般都可获得终身免疫力。[4]所以,对大多数传染病(特别是以人为唯一宿主的传染病)来说,其病原要在某一地区长期保存下来,必须有一定的人口规模。例如,水痘病毒,要在几十人以上的人群聚落中才能生存;牛天花病毒可存在于千人以上的聚落;疱疹病毒要求2 000人以上的聚落;囊虫病只能存在于20万人以上的聚落;麻疹病毒需50万人以上的群体居住条件。研究证明,人类特有的人传染源疾病如麻疹、天花、霍乱、伤寒等,均必须在人群聚集增加、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发生;动物疫源性疾病,则与人类聚居地与动物疫源的毗邻关系呈正相关系。[5]由此可见,瘟疫的发生,是以一定的人口规模为前提的,瘟疫与人口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其实,从第三章所揭示的瘟疫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平原地区这一现象中,已经能比较模糊地看到瘟疫和人口规模的正相关系。这里先较为确切地看看这种关系,然后再论述人口对瘟疫的具体影响。
(一)清代江南人口与瘟疫的变化
据表3-6,江南在清代顺康、雍乾、嘉道和咸丰以后这四个时期发生的瘟疫数分别是117.6、163.5、140.4和238.1县次,各个时段平均每年发生的瘟疫数相应为1.45、2.28、2.51和3.84。江南各个时期的人口数,虽然在各府县志中有些记载,但原始数据往往错讹甚多,难以利用,而已有的人口史研究也未能提供经过修订的江南十府一州各个时期的人口数。赵文林、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中有清代江、浙两省的人口数,考虑到江南地区的人口要占到这两省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二,对于反映变化曲线应该影响不大,故采用该书中的数字。不过该书虽然列出了不少年份的人口数,但无法计算出这四个时期的平均人口数,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这四个时期中年代和人口数均相对居中的数字作为该时段的人口数,根据这一原则,我们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和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人口数为代表。这样,四个时期的人口数就分别为19 397 138、637 264 443、66 921 000和35 813 724。[6]为了能在同一图中观察这两个曲线的相关度,对第一组数字各乘以100,而对第二组数字则分别除以100 000,据此,绘制成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