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二、失之交臂

字体:16+-

1903年的拒俄运动,以《苏报》高揭排满大旗为契机,从爱国发展为革命,成为留日学界转向革命派及接近孙中山的新起点。新年伊始,留日学生的政治热情就持续高涨。一批激进分子利用各种机会,鼓动带领同学参加爱国反清活动。旧历元旦团拜大会拉开斗争序幕,马君武“登坛力数满人今昔之残暴,窃位之可恶,误国之可恨”。在座五六百名同学鼓掌支持。继而樊锥上台鼓吹“满汉同种”,“满堂寂然无和之者”[1]。这是留日学界革命倾向明显增强的突出表现。

3月,秦毓鎏等人赴大阪参观博览会,见日本主办者将中国福建省物品置于台湾馆内,认为“即以福建比台湾也,国耻之大,孰有甚于此者!”[2]呼吁清政府驻日本的各级外交代表出面交涉。清朝官吏一味敷衍,与充满近代国家民族和国民主体意识的留学生形成尖锐对立。秦毓鎏等人大失所望,致电东京同学推举代表前来力争。日本当局慑于学生群起反对,乃将物品移放四川陈列所。

4月,成城学校召开运动会,留学生以会场上“高悬各国国旗,独中国龙旗无之”[3],日方且称“中国已降为各国保护国”[4],不能与独立国平等升旗,集合校内外中国学生300人演讲国耻,相率抵制。在此之前,留学生还曾联络大阪、神户侨商抵制博览会所设人类馆丑化中国风俗,侮辱中国人格;弘文学院中国留学生则发动退学风潮,反对校方新定规则意在敛钱。4月底,日本报载桂抚王之春拟借法兵镇压广西会党起义,留学生闻之大震,500余人聚会于锦辉馆,通电反对。

留学生会馆及各省同乡会,在吸引同学参加社会活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激进分子利用这一纽带,动员组织,能量倍增。有充当清廷耳目的学生密报:“自入学院后,见同学诸友皆有以天下为己任之慨。……时而倡革命之说,时而慕流血之举,时而赞自由平等之如何文明,时而议团体接派之如何组织,痛骂我国之政府,妄诋当路之公卿。或五日一会议,或三日一会议,或充总会头,或充乡会首,设职员,举干事。聚会之时,并未参互学业之得失,竞持笑骂之空谈。有稍持纯正之说者,则群起厉辩,抑制不准启齿。”各省同乡会机关刊物也不断发表激烈言论。受其影响,留学生“皆不以课业为亟务,且云我辈到东,非为学而来,为我国民而来也。若第拘之于学业,则令学成归国,不过养成奴隶性质,以备受人驱使而已。”[5]拒俄运动正是在这种高涨的政治热情驱使下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