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袁世凯等疆臣其实也知道:“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他们不过以为,“如再迟至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为了使士人不存“侥幸得第之心”,民间放弃“观望”心态以参与私立学堂的建设,故不能不立停科举。[1]
新学堂是否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多士,确须从一二十年以上的长程进行考察,甚或可以不必论清廷本身的存废。而民间是否能如其所愿,因废科举而积极参与私立学堂的建设,也还可以推敲。当时即有很乐观的预测,以为“科举废矣,学堂其必勃然兴”。盖上可“以用于科举之费而用于学堂”,下则“以求于科举之人才而求于学堂”,学堂之经费和学生都会“顿增无数”;更因此后“出身皆在学堂之内”,故办学堂者和入学堂者皆“不患其不多”。[2]
预测者陈冷(字景韩)后来成为著名报人,那时或尚有些“少不更事”,因为其所想象的“用于科举之费”实在是个很小的数目。中国传统政治基本是一个不特别主张“作为”的“小政府”模式,因“作为”方面的要求不高,故产生与此配合的轻徭薄赋政策,不提倡政府与民争利;而教育体制也与此行政、税收取向配套,大致符合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全毋需高投入;不仅民间许多人家可以负担,政府支出的份额亦甚少。候补内阁中书黄运藩在废科举后不久曾说:
科举办法,士子自少至壮,一切学费,皆量力自为,亦无一定成格……乡间书塾,每省辄盈千万。官所经营,仅书院数十区;脩脯膏奖,率多地方自筹;少而易集,集即可以持久,无劳岁岁经营。[3]
基本上,科举体制下的读书系统是以民间为主的,政府参与不多,支出亦少;而民间也正因耗费不多,才有“乡间书塾,每省辄盈千万”的可能。同时,这样一种低成本的投入,却可能在社会地位方面获取较高的回报。废科举当年,夏曾佑便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