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四、读书人定位的转变与徘徊

字体:16+-

如前所述,部分或许为了填补经典淡出之后的空白,清末民初出现一个新兴的流行词汇,即作为一个整体的“学术思想”(而非“学术”和“思想”相加而成的混合词)。[1]不过,今日意义的“学术”和“思想”本身,同样是近代的新兴流行语,常常指谓相关然而有别的两个概念。结果产生一种连带的现象,不论是菁英还是身处边缘的近代读书人,往往一身而兼有“学人”和“士人”(大体可以说是学术与思想的载体)两种身份认同,又始终徘徊于读书治学和社会责任之间。

这大概也是过渡时代之中一个过渡现象。相对抽象而意义中立的“学术思想”,其实很难承袭以前经典所具有的指导性社会功能,但又被赋予了类似的责任,似乎不能不扮演着某种指导社会的角色。这样,不论是整体的“学术思想”,还是分别的“学术”和“思想”,作为其载体,读书人的社会角色都可能需要重新界定、重新认识。读书人的社会形象,也发生着某种转变。而读书人的行为,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

这里所谓读书人的“社会责任”,也是用一个后出的词汇来泛指外在于“学”的各种责任,包括从政议政。在以前,这类责任与读书治学本无冲突。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政与教息息相关;用张之洞的话说,国家之兴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2]昔年的士人,不论是否用世,都像躬耕陇亩的诸葛亮一样,随时为“澄清天下”做着准备。

民初人或许受到近代西方出现的知识分子和专业学人之分的影响,开始提倡学者最好不做官也不论政的取向。但西方也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上述中国传统观念仍影响着众多读书人(包括其中的趋新者)。身处过渡时代的读书人,确常徘徊于士人与学人两种身份认同之间,有时欲分,有时又感觉难以切割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