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色与反思

字体:16+-

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复起是20世纪末一个显著现象,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也因此受到西方学人的广泛注意。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自1992年起已在尝试为研究生开设民族主义的专题课,两年后美国历史学会的会刊也曾组织讨论如何将民族主义整合到大学本科的历史课堂之中。参与的论者均同意在大学开设民族主义课为当务之急,因为不了解民族主义则不仅不能了解近现代历史,也无法了解现在和今后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都强调过去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存在一种“非历史”的倾向(即偏重于从各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角度研究民族主义,多关注其结构功能等面相),故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民族主义,现在则应纠正这一倾向,多从历史角度去考察和检讨民族主义。[1]

在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性久已成为中外关于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思想研究者的共识。尤其是在西方的中国研究中,民族主义的兴起(the rise of nationalism)是一个不断重申的主题,而且民族主义浪潮是处在“不断高涨”的进程之中。我们若细看许多关于中国近代各“事件”的研究便会发现:一开始时民族主义通常被认为是这些事件的动力,而到结尾时民族主义又多因这些事件而进一步“上升”。民族主义一身而兼为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其受到史学家的重视可见一斑。可以说,作为一种诠释的工具,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研究中是被用得最为广泛的,且不乏滥用之例。[2]

近代中国以变乱频仍著称,似乎没有什么思想观念可以一以贯之。各种思想呈现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可谓名副其实的“思潮”——潮过即落。但若仔细剖析各类思潮,仍能看出其背后有一条潜流,虽不十分明显,却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一从上到下的共同思绪和关怀,包括夷夏思想、种族观念、排外、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然其核心即在中外矛盾和冲突的背景下通过群体认同和忠诚对象的再确认来体现人我之别。这条潜流便是民族主义(颇近于一般所说的爱国主义,但又有所不同,因为有时侧重的是“民”或“族”,而不是“国”)。若将晚清以来各种新旧思潮条分缕析,都可发现其所包含的民族主义关怀,故皆可视为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