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

第二章 经过体验的有意义的经验在建构者自己的意识流之中的建构过程

字体:16+-

第七节 内在绵延现象。保持和再现

让我们从考虑柏格森所进行的、对生活在经验流之中和生活在空间-时间世界之中的区别开始。柏格森使内在的绵延流,即作为某些异质性的特性的持续不断地产生和消逝的durée,与同质性的、空间化的、量化的和以不连续的方式被表达出来的时间形成了对照。在“纯粹绵延”之中既不存在各个部分的“并列”、不存在这些部分的相互外在性,也不存在任何可分性,而是只存在着某种持续不断的流、存在着某种由诸意识状态组成的流。不过,“诸意识状态”这个术语在这里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它会使人们回想起各种与空间世界及其各种实体有关的现象之中的某种现象,诸如各种意象、感知对象,以及各种物理对象。实际上,我们通过绵延过程所经验的并不是某种不连续的和清晰可辨的存在,而是某种持续不断的、从一个现在如此到另一个新的现在如此的转变过程。意识流从来就不曾被反思之网完全地把握过。从根本上来说,作为理智的一种功能而存在的反思从属于日常生活的空间-时间世界。我们的经验的结构会由于我们究竟是顺从这种绵延流,还是停下来对它进行反思,努力把它区分成各种空间-时间方面的概念,而有所不同。比如说,我们可以把移动当作某种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多样性来经验——换句话说,当作我们的内心生活的某种现象来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这同一种移动当作存在于同质性空间之中的某种可分的事件来设想。然而,在这里的后一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把握这种永远都在不断产生和不断消逝的移动的本质。毋宁说,我们所把握的移动已经不再是移动、不再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移动——简而言之,已经不再是移动本身,而只不过是被贯穿的空间而已。现在,我们也可以按照这双重的方面,考察一下人们进行的各种活动。我们既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些不断延续的意识过程,也可以把它们看作已经凝固的、空间化的和已经完成的活动。这种双重方面不仅在各种超验的“时间对象”[1]那里表现出来,而且在一般性的经验之中也是随处可见的。通过其对内在时间意识进行的研究,胡塞尔已经把它那更加深刻的基础确定并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