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抵达贵州的第四天,学术讨论会及会后的活动已结束。依来黔前的约定,上午是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讲座。演讲10时许开始。尽管近于座无虚席,却觉得报告厅空旷、清幽,四壁间似有回声。我随时能感觉到坐在右侧的伟华的专注的目光。她由北大读博返回贵州后,已是一个干练的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女孩。演讲后走在校园中,伟华挽着我的臂,流了眼泪,说惭愧自己荒废了学术。我其实很了解在地方院校做一点事的艰难,也不认为只有学术是惟一值得致力的事业。
下午,按计划访问贵阳、安顺间的一个村子——是来黔前由我提出,伟华安排的。曾在北方的乡村插队,尽管看到过南方的村庄,走进农舍,这似乎是第一次。村子离公路不远。据当地的干部说,贵州的贫困乡村多在山里,有些处至今道路不通。这村庄在平坝上,农舍密集而高低错落,没有北方式的农家小院。尽管天气晴好,村路仍泥泞,烂泥中有牲口的粪便。也如此行所见贵州其他处的乡村,就地取材,农舍的外墙用石片叠成,屋顶也用石片苫盖,由我似的北方人看来,觉得不如北方的土木结构的居所严丝合缝,不知到了冬季是否真的能蔽风雨。也如在“屯堡”所见民居,宜于观赏,尤其俯视,却像是并不舒适。但我也知道,每一地的民居,都在悠长的岁月中形成,适应着当地的环境、气候,形制、格局,必有其合理性,非观光客所能知。
去了村子中较贫困的几户人家。楼底进门的一间,北方作为“堂屋”者,无不狭小局促,堆放着粮食、杂物,砌着锅灶。有的人家,阁楼由树枝棚起,像是不能承重,却是一家老小的卧室。先去的一家的主人,是村子里的代课教师。家中绝无长物,没有看到一本书,阁楼的床板上,堆着一团烂棉絮。代课教师看来体质较弱,说到收入的微薄,神情忧郁。他已代课多年,还没有转为正式教师。尽管陪同的村官表示已尽力关照,但这样的家境,怕是难以让这位乡村知识分子保持尊严的吧。另外的一家则已婚的兄弟同住一处,也同样逼窄狭小,当门的一间,墙角的锅灶据说是老人自己做饭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