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事苍茫

公共,“整体的连续的美丽”——城市随想之一

字体:16+-

我曾经写过“城与人”——以小说为材料对北京这座城市的考察。其实城即生活在其中的人与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人不能不经由设施感受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与人亲和的设施,也有不亲和的设施。某些在网上被展示的政府机关大楼,即与人不亲和——其中的人员是否“亲民”不论,设施就已经不亲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施是“公共品”,能使人切实感受到“公共”的,才成其为“公共品”,比如公园。公园姓“公”,却未必都与公众亲和。那种占地面积大却不舒适,不鼓励多种多样的公众活动的公园,只是“景点”,是公众偶尔去“消费”的商品,甚至奢侈品。

人对城的认同感,相当程度地来自对城市设施的感受,他们日常经验中的城市设施,每日活动的社区,每天行经的道路。我的一位从事景观设计的小友和她的团队,参与了某北方城市公园的改造,将她的设计理念概括为“穿行”。他们设想人们能穿过那座公园到周边的任何一处,使公园的道路成为不受机动车威胁的最为安全的道路,而穿行者则在穿行中有种种不期之遇,种种小小的惊喜。纵横在公园的道路,在富于变化的景观中——风景就此参与了穿行者的活动。设计者甚至希望公园的管理者容许自行车的进出,以充分利用这个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公园,在交通方面提供便利。他们相信公园越被利用,越有可能发挥其功能,也越有可能成为更多的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他们只能在特定时间进行特定活动的场所。〔1〕小友和她的团队充分考虑到了周边可能的使用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景观设计以丰富、扩展公园的功能。据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思路,公园保持魅力的要诀,是使其“用途广泛”,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时间里为了不同的目的来到或穿过公园,将公园作为他们的“公共庭院”,并由此逐渐培养起对这一公共设施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