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的白纸黑字变不了,无论手写装订的书还是大批量印制的书都是如此。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作者本人要校对勘误,然后才敢把黑字固定在白纸上。印刷机问世之前,原创性的文本和经典文本比较,数量是很小的。修士们抄书的工作日程,就是确保在保存珍贵的古代知识时,没有歪曲的东西被塞了进去。
有人也许认为,印刷机使书籍的独特性有所减少,所以它会使上述情况完全改变。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情况的确如此。路德[2]宣告,人们可以自己读《圣经》,可以在神圣的问题上不寻求教会的中介,因为印刷机可以印制足够多的书来满足教徒的要求。于是,人们在罗马教会的门外思考《圣经》。同样,虽然伽利略被劝诱到罗马教廷去放弃他的哥白尼日心说,但是他的书在其他地方还是照旧发行,并进行抗辩。这个例子和其他例子说明,印在书上的文字是凝固不变的;一旦进入流通,连威严的罗马教廷也对它奈何不得、无法修改了。一千多年来,凝固在书上的文字已经掀翻了禁锢的大门和守门人。
然而,印刷王朝又在新的层次上设置了自己的守门人,因为编辑和出版人承担了签发稿子的责任,他们要对滚滚而来的新文本的各方面进行把关,从事实的准确到拼写的无误。其逻辑是,手稿中的错误,一旦进入数以千计的复制件时,问题就非常复杂了,因此印刷品需要守门人的特别注意。在手稿时代,拼写的分歧多变,几乎和发音一样五花八门。到了印制的书籍里,拼写几乎成了永恒不变的博学的徽章。
印刷机到来后,守门把关不是取消了,而是以新代老、放大加强了。这是媒介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教会本身作为出版质量的头号仲裁者,被拉下马了。但是,每一个印刷中心实际上成了与作者对立的教会,作者手稿的出版要得到它的首肯。起初,这种非集中化的受益者是民族国家。这些国家的君主们对羽翼渐丰的出版机构实行严格的控制。这个出版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中后期。苏联的政治局实行的把关,和教会的统治集团一样,是柏拉图的哲学王(philosopher-king)守门思想。事实上,在广播和其他新媒体的情况下,守门思想一直要延续到21世纪(关于出版业在欧洲的兴起及其后果,详见本书第七章,以及Levinson,19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