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麦克卢汉

第二节 工具箱里的后视镜

字体:16+-

人对媒介的改良,关键在于控制媒介,在于我们的控制能力。虽然我们常犯错误——今天、昨天、明天都犯,而且为数不少,但掌握技术总是好事,理所当然。我们掌握的技术总是胜过我们不能控制的技术,我们可以用掌握的技术去做这样那样的选择。如果技术超越我们的控制能力,我们不能进行选择,那么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就像是无智能的有机体那样可怜。除非有人争辩说,对万物、对地球而言,无智能的有机体比人更强,而且争辩说,我们增强控制力不是进步,而是退化——倘若如此,我就乐意对他做出让步,继续讨论已经毫无意义了。然而如果你相信,人的理性和他以前的生物比较,是意义重大的进化,而且相信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我就请你继续往下读。

麦克卢汉认为,理性是希腊人“编码的线性思维方式”产生的后果(见Stearn,1967,p.270)。换言之,理性是拼音字母的产物。他在坚持论断、举例证明时,保持着高度的理性精神(Levinson,1981a)。无论如何,他倾向于这样的认识:人类历史的整体和局部都是技术影响产生的结果,我们几乎完全不能控制技术的影响,而且常常对技术的影响一无所知。事实上,他对我们缺乏控制力的强调,使他对价值判断的抗拒能自圆其说:倘若我们真正对媒介最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力麻木不仁,倘若我们真像那喀索斯那样,在痴迷追求自己的水中倒影时憔悴而死,那么如果要判断哪一种媒介孰优孰劣,还有什么意思呢?反正,对于这样命定的东西我们无能为力了。

然而,媒介的历史,尤其是我提出的所谓“补救性媒介”证明,我们的确是有控制能力的。我们发明了窗户。对于原来的墙壁来说,这是改善。比起笨拙的不透光的墙壁,或者有孔而不保温的墙壁来说,有窗户的墙壁的确好多了。后来我们发现,窗户的发明使窥视者能够往里看,于是我们又发明了窗帘。我们发明了电脑的运行软件“视窗”。对于DOS枯燥无味的准确性和Macintosh好玩的模糊性来说,“视窗”是一种改进。当我们发现“视窗”的问题以后,我们可能要发明和窗帘一样的东西(换言之,回头看第7章,起诉微软公司搞垄断是太离谱了:其产品只要有用就会走红)。还有许多例子能够说明,我们对媒介出现的问题做出回应,改进媒介,是富有理性的。窗户和视窗仅仅是其中的两个例子而已。我们不是讨厌不在家里时接不到电话吗?所以我们就发明了补救这个缺憾的电话录音机(实际上,爱迪生1877年发明唱机时,他首先构想的用途是录音。那是在贝尔拿到电话专利的第二年)。我们不是因为受电视日程的支配而感到遗憾吗?那么我们就发明录像机把自己从电视的铁腕统治下解放出来吧。(关于补救性,媒介详见Levinson,1997b;关于窗户是原型媒介的早期讨论,详见Wachtel,197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