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逆转为有线电视,书籍和图书馆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继电视而起的电脑屏幕也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多样性是这两种新媒介的一个活跃成分,绝非偶然。我们的媒介选项总体上增加了。这很像是一个吸引盆——吸引进去的媒介越多,它发挥的力量也就越大。
黑格尔把这种效应的融会叫作时代精神。实际上,我们可以用黑格尔这个融会的思想来确认麦克卢汉父子的“媒介丛”。此外,黑格尔还设计了一个更著名的工具来评价人类的文化与活动。这个工具叫辩证法,与麦克卢汉的媒介定律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显而易见,黑格尔的三段式辩证法(tripartite)和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的涵盖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实际上,黑格尔的综合所再现的命题,是早些时候的命题,是被过去的命题弄得过时的反命题;其综合被用作新命题并产生一个新的反命题之后,它行使的功能,就像媒介四定律所谓的逆转。
两家的理论在此出现了重要的分歧。我们知道,逆转再现的是曾经过时的成分,因此它与过去相似,即使它向着未来运动。与此相对,辩证法的新反命题完全不必和新命题(或过去的综合)之前的东西有任何联系:它只需要是新命题的对立面,具有某种深刻意义的对立面。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具有狂热的革命性——它不必向过去颔首致意——即使在马克思的面前,它也是头手倒立的。与此相反,媒介四定律坚持用已知的东西编织成创新的东西。这和他借用比方和后视镜是一致的。如此,媒介定律就成为过滤历史的一个比较合适的筛子,成为观照未来的一架意义重大的投影机:于是,未来就好解释了,它是披着新形式的外衣重演一番的人类模式。
当然,黑格尔的工作走在麦克卢汉的前面。黑格尔辩证法与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之所以相似,至少是因为麦克卢汉的思想有黑格尔的成分,虽然他尽量与逻辑、哲学保持距离,尽量使四定律和辩证法拉开距离。1977年我研究他的媒介定律时,他给我写过许多表示欢迎的信札。我真的受宠若惊。想想看,在我开始攻读博士的第一年,竟然差不多每周收到他的书信。而他却是汤姆·沃尔夫恰如其分地比喻为达尔文、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似的人物。他特别不赞成我在《玩具、镜子和艺术》一文中的观点,因为我依靠黑格尔的三段式(three-part schema)。他在1977年9月8日的信中说:“仅此忠告:你的三元说在一切情况下都可以改成四元说。换言之,玩具、镜子和艺术——每一种都是四位一体的东西。三者相加构成三元一体,其中缺损一个项目。你第159页上的再现因素(第三项)被压抑了,这是不是因为你敬畏黑格尔?”(McLuhan,1977b)在此,我讨论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玩具、镜子和艺术”;我认为,这样的三分法和皮亚杰、麦克卢汉、弗洛伊德和柯斯勒[1]等人思想有相似之处。这三个技术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三个思想发展阶段有相似,他认为人的思维发展要经过感知运动、具象和形式化三个阶段。我这个观点和麦克卢汉人类传播的三个阶段论也相似,他认为人类传播经过了口头、文字和电子三个阶段;和弗洛伊德性表现的三个阶段也相似,他认为人的性表现经过口欲、肛欲和性器欲三个阶段;和沃尔特·翁(Walter Ong)的三阶段论亦相似,他曾经比较弗洛伊德的三阶段论和麦克卢汉的三阶段论。此外,我这三个阶段论和柯斯勒的三阶段论也有相似之处。他认为,人的创造性经过弄臣、圣贤和艺术家(Jester,Sage,and Artist)三个阶段。关于“玩具、镜子和艺术”的其他方面,请参见本书第十一章“玩具、镜子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