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的国家、主权观念和现代线性矢量时间同时产生,共同构建现代世界的基础。[15]线性矢量时间观念源于西方基督教传统,时间之维确有一个起点(上帝创世),也有一个终点(末日审判),17世纪英国大主教James Ussher认定上帝创世是公元前4004年,牛顿预言宇宙在2000年终结。从起点到终点贯穿的是上帝的旨意。这样,近代西方世界的殖民扩张都可以在这一线性时间中用上帝旨意加以理解,西班牙人在勒班陀战胜穆斯林、英国打败无敌舰队、美洲的发现、英国的全球扩张、五月花号抵达北美、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掠夺等,都被整合到贯穿上帝旨意的基督教叙述中。而这一线性矢量时间的叙述尤其突出现代性,modern最初在16世纪开始通用,源于拉丁文modo,意指“刚才”,起初modern指“目前”“最近”,18世纪这个词的意思指“更好的”,西方历史学家开始用这个词指自己的时代,以别于过去。随着进步观念的传播,这个词也被赋予评判优劣的标准。[16]modern其实是线性矢量时间序列中继上帝创世以外的又一个起点,越到后来,这个起点的意义越重大。
英国印度总督Curzon曾自豪地宣称英国拥有了地球上所有主权中最广阔的领土疆界,在北美洲与合众国有300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千米)的陆地疆界,在印度与俄罗斯、中国等有6000英里的疆界,在非洲与法、德等有12000英里疆界,是地球上最大的陆权国家。正如Whittlesey所表达的,随着地理大发现而来的是欧洲国家通过在海外的帝国主义行径获得了一种世界范围的空间感,打开一片广阔的可供开发的世界[17],这就是近代以来西方帝国主义的新型边疆形态——海外边疆(the overseas frontier)。这种令Curzon自豪的陆权扩的合法性源于上述线性矢量时间下的上帝旨意和进步观念,英国的全球疆域由此确立,而新型边疆形态背后是一套新的时间观念。Curzon自信现代疆界划分是一个“进步”。这在古代罕见或没有,而东方人本能的强烈厌恶接受一条固定边界线,Curzon认为部分源于游牧传统,部分源于东方人的思维不喜欢精确安排。当然,Curzon认为疆界划定是维护和平的手段,是一种现代“进步”,当然他不可能承认这种“进步”的国家疆界是西方近代以来文明的特殊产物,是强加给东方世界的规制。他观察到亚洲国家疆界划分只有在欧洲人的压力下或者在欧洲代表的干涉下才会发生[18],其潜台词就是欧洲人带来了“进步”。这种强加给东方的“进步”有何效果呢?清同治、光绪年间,中俄两次划界,将哈萨克部落划分为二,入俄者称俄哈,入华者称华哈(按:当然这种俄哈、华哈是外人的划分,哈萨克人自己没有这种分别)。然界限不清,往往父为俄哈,子为华哈;兄为华哈,弟为俄哈。划界以后,仍不问国籍,往返如故。[19]虽然已经划界,但清政府、沙皇俄国、哈萨克人其实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体系中,沙俄以现代国家的线性的、“进步的”时空观念开拓疆土,天朝残梦中清政府正努力理解这种新规则以维护自身利益,而哈萨克人仍在游牧迁徙的时空世界中。清光绪年间,中俄在西北两次勘界缔约,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缺乏精确的地图是清廷勘界吃亏的重要原因,传统中国舆图采用记里开方法和传统通俗绘法相结合,虽然由传教士输入了经纬法,但运用并不成熟,误差较大,而且离中经线越远,误差越大,地图上差之毫厘,实地可能丧地千里,这使边界谈判非常被动。[20]俄国完全采用新式测绘技术得到的精密地图,在谈判中占尽优势。这是两种空间观念的碰撞,俄国现代精密地图代表的是一套近代科学所理解的空间观念,是运用近代地理学成果和测绘技术的产物,中国传统舆图的失败体现了天下时代的空间观念在现代国家利益博弈中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