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身世交游的关系,陈寅恪常常谈及近代历史的种种人事。他自称“对晚清历史还是熟悉的”[1],则其看法并非兴之所至的任意评点,也不是一家一姓的是非恩怨,而是以论学治世态度深思熟虑而得出的“数十年间兴废盛衰之关键”。[2]仔细考察,更有前后一贯的系统性。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今人多以中体西用及纲常名教定位,认真考究,也未必尽然。邓广铭教授即认为:
近四五十年内,凡论述陈先生的思想见解者,大都就把这几句自述作为陈先生的最确切的自我写照。既然自称“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于是而就断定陈先生是一个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我对于这样的论断却觉得稍有难安之处。因为,我在前段文字中所引录的《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的那段话,乃是陈先生自抒胸臆的真知灼见,而所表述的那些思想,岂是咸丰、同治之世所能有的?所发抒的那些议论,又岂是湘乡、南皮二人之所能想象的呢?
并且断言:陈先生的几句自述,实际上只是一种托词。“如果真有人在研究陈先生的思想及其学行时,只根据这几句自述而专向咸丰、同治之世和湘乡、南皮之间去追寻探索其踪迹与着落,那将会是南辕而北辙的。”[3]
陈寅恪重视纲常名教,源于他对民族文化史的深刻认识。他认为:“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中国家族伦理之道德制度,发达最早。周公之典章制度,实为中国上古文明之精华。”[4]这也就是后来所说“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5]。但这是千古不变的一面,不仅限于咸丰同治之世。专门提出咸、同之世,曾、张之间,除了维护名教之外,必有其他新的因素。而且此节必然关系中国近代变化转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