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三、具有统系与不涉附会

字体:16+-

对于清史尤其是晚清史的研究,陈寅恪从史料到史学一直有不少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其治史强调要收罗古今中外公私敌我正史杂书各种资料,融会贯通。他曾针对仓促成书的《清史稿》谈及相关的史料与史学,认为:

史馆中史料残缺殊甚,某人任某门,则某门之史料即须某人以私人资格搜罗。微特浩如烟海之史料,难由一二私人征集,即自海通以还,一切档案,牵涉海外,非由外交部向各国外交当局调阅不可,此岂私人所能为者也?边疆史料,不详于中国载籍,而外人著述却多精到之记载,非征译海外著述不可。又如太平军之役,除官书外,史料亦多缺轶。曾氏初起时,曾遣人之粤侦伺洪氏内幕。此人备历艰险,作有详细报告,成一专书,名曰《贼情回报》[1],今其书尚存,于太平军中诸领袖人物,皆为作略历,如小传,一切法制规例,皆详列靡遗。此类极有价值之史料,若不出重价购买,则于太平军内容,必难得其详。此事亦非私人所能了。又乾隆以前《实录》皆不可信,而内阁档案之存者,亦无人过问。清人未入关前史料,今清史馆中几无一人知之,其于清初开国史,必多附会。

1928年,他为挽救由李盛铎保存、濒临毁坏的内阁档案向各处呼吁,认为其中“有明一代史料及清初明清交涉档案,极为重要,……(清华)研究院如能扩充,则此大宗史料,实可购而整理之”。[2]后来日本满铁公司闻讯,订约购买。陈寅恪与胡适等人“坚谓此事如任其失落,实文化学术上之大损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搁笔,且亦国家甚不名誉之事也”。[3]

重视资料搜集之外,陈寅恪晚年的治学重心下移到明清史,其成就及方法对于近代史研究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与示范作用。可惜此节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认识和重视。近代学者,承续清学余荫,竞相拥挤于古史狭境。“当时学术界凡主张开新风气者,于文学则偏重元明以下,史学则偏重先秦以上。”[4]所以章太炎批评“今之讲史学者,喜考古史,有二十四史而不看,专在细致之处吹毛求瘢”。[5]1934年2月赵万里与朱自清谈论“现在学术界大势”,慨叹:“大抵吾辈生也晚,已无多门路可开矣。日本人则甚聪慧,不论上古史而独埋首唐宋元诸史,故创获独多也。”[6]其实不仅日本学者,近代史学界二陈(垣、寅恪),也都是不论上古史。陈寅恪为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作序,称“先生是书所发明,必可示以准绳,匡其趋向”,“关系吾国学术风气之转移者至大”,不仅路径须“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而且领域应由“三代两汉”而“中古以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