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第九章 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

字体:16+-

梁启超曾经指出,近代史不易征信近真的要因之一,在于当事人往往将真迹放大。[1]曲笔与讳饰为历史记载中有意造成的变相,一旦相关人数稍多而又利害各异,所反映的史实不免依据各人的立场和利害而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伸缩,以致各人提供的关于同一事件的记忆图像无法重合,形成各种版本的“罗生门”。对此,后世史家本应收集比勘各种记载,去伪存真或伪中求真,以求接近事实真相。但治史之人同样难以避免主观感情,每每以所研究人物为中心取证,或替相关人物人为划定取信标准,结果史料的感情色彩通过研究非但未能过滤消除,反而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在学术领域若以一人之是非为是非,则无是非可言,无信史可征。1926—1927年的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即为典型个案。此事牵涉鲁迅、林语堂、顾颉刚、林文庆、沈兼士、张星烺、刘树杞、秉志等众多近代学术文化界知名人士,背后还牵连“现代评论”派与“语丝”派冲突的夙怨,夹杂厦大教职员内部外籍与本省的明争暗斗,深一层考察,更有中国社会矛盾与学术转型的纠葛。剖析此案,不仅有助于认识同类事件,而且可提供方法的借鉴。

[1] 《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第1册,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