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就事件本身而言或许并无深刻的实质意义,但放宽眼界,此事背后则蕴含着中国政治与学术重新分化组合的重要转折。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确是当时中国学人面对的一大难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思想、新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政治与学术相混合的产物。因而不同派系和观念的人物可以组合到一起。随着形势的变化和矛盾的发展,认识的歧异自然而然地变得难以协调,离异甚至分裂在所难免。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要是北京大学的一批学者,其内部大致可分两派,一是民初尤其是蔡元培长校以来逐渐取代桐城派而兴的太炎门生,一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进。后来陈、李二人脱离北大,胡适无形中成为后一派的代表。双方对于学术和政治的看法互有异同,在面对校内外反对势力时还能一致对外,但在许多问题上不仅存在分歧,而且时有冲突,甚至各派内部(尤其是后一派)意见也不统一。由此演变而来的北京大学内部的党派纠葛,如法日派与英美派、“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浙籍与他省等,相互缠绕,异常复杂,令不少学人将任教北大视为畏途。
在籍在系的鲁迅,只是北大的讲师,严格说来,并非北大派的正牌。不过他与陈源的冲突,确实反映了北大派内部的进一步分裂。对于鲁迅、陈源、周作人之间“深仇也似”的笔战,尽管胡适宁可相信各自动机的“正谊”,仍直言离题越来越远,是无意义的无头官司,是减损自己的光和热的自相猜疑,自相残害。他呼吁论战各方:“我们的公敌是在我们的前面;我们进步的方向是朝上走。”“不要回头睬那伤不了人的小石子,更不要回头来自相践踏。”[1]鲁迅虽然没有公开批驳胡适,对于诸如此类的论调绝对不以为然。从他对林语堂、周作人、陈源等人的尖锐抨击与讽刺,可以想见胡适的主张必然在其锋芒所向的范围之内,也是属于正人君子的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