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余论

字体:16+-

中国古代的士人在人类历史中算得上是一个颇为独特的知识阶层。先秦士人产生于社会的剧烈变动,他们体现了社会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的分离。文化使士人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主体性、超越性的社会阶层,士人也凭借文化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理想。但在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价值转换的中介,因而“道”与“势”之间就无法契合为一,士人的理想也只能是美妙的乌托邦。在无法撼动的强大政治系统面前,士人们纷纷返归内心世界,从而建构起一个令人心向往之的人格境界。秦汉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时期,在此期间,社会基本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士人阶层处于政治力量的压迫与利诱的双重作用之下,他们原有的乌托邦精神不断弱化,而对个体人格境界的追求也渐渐外化为对诗文书画审美境界的营构。人格理想的审美化正反映了士人阶层超越的对象由社会、君权向内心世界的转移。文学艺术成了在现实世界中唯一能够体现士人阶层独立性、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方式,成了他们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主要形式,一旦进入政治领域,他们都不可逃避地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这样,士人对人格境界的追求便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精神基础。

与西方古代知识阶层相比,中国士人阶层的特点是极为明显的。就自我意识而言,西方人重认知理性,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都是世界本原的追问者,普罗泰戈拉讲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尺度就是认识理性。稍后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对人的道德理性有所重视,但也没有将其置于认知理性之上。亚里士多德虽然综合各派之说,但其重心无疑在认知理性一面。此后,中世纪的唯名、唯实之争,文艺复兴的自然哲学,17、18世纪的认识论,无不以认知理性为主导。只是到了康德,这才将道德理性(实践理性)的地位与认知理性相提并论。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的实践论的人本学、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义直到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人本身的存在问题成了主要研究对象,但他们的运思方式依然主要是认知理性,只不过是从对外在世界奥秘的探索移向对人的奥秘探索罢了。在西方哲学史上虽然也产生过怀疑主义、不可知论、神秘主义,但认知理性总是处于核心位置。它赋予人们一种永不停息的进取精神、开拓精神。这一特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科学技术的发达;表现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是“公正”“正义”“平等”“民主”价值范畴的确立;表现在文学艺术则是“模仿说”“真实论”“典型论”以及社会批判精神的高扬。这是认知理性的伟大贡献。然而,认知理性也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它可以征服外部世界,却无法安顿自身心灵。在世界的无限性面前,认知理性无论怎样富于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它总会在某个时期使主体意识感到惶惑不安。因而使之心理产生紧张、焦虑、孤独,甚至绝望等消极情绪。基督教作为一种消除这些情绪的手段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是有效的,基督教之所以大兴于西方各国,恰恰是基于认知理性的这一缺陷。但宗教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认知理性最终还是突破了宗教信仰,去孤军奋战了。然而它越是前进、越是有力,人的内在焦虑、紧张就越是严重。一部西方现代文学史正是人的心灵焦虑、紧张状态的展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安顿人的心灵,这也正是现代西方哲学苦思冥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