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二、自然与士人精神世界的对应

字体:16+-

在“物我为一”观念的影响下,古代士人将自然景物看作是自由精神的同构体。士人阶层政治地位上处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他们承担着文化,文化又赋予他们独立性、主体性与超越意识。因此,他们对君权的压迫较一般平民百姓更为敏感,这就使他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刻骨铭心的向往之情。对他们来说,精神自由就是摆脱外来压力,使个体精神获得无拘无束的舒展。借陶渊明的话说,就是摆脱“以心为形役”“陶然自乐”的心身和谐状态。然而如何才能获得精神自由呢?自然在这里起着怎样的作用?道家与儒家有着不同的方式。

道家士人对自由的追求是靠返璞归真,使心灵恢复本然状态的办法来完成。因此,自由即表现为自然。即所谓“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3]这种“道德”境界就是自由,也即人的自然。因此,对道家士人而言,自然万物莫不象征着人的精神自由。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田园居》)。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所写俱司空见惯之事,用语亦平淡如水,它们何以能为历代传诵呢?关键是其所写景物与所用方式体现了道家自然之旨,因而也就反映了心灵的自由状态。二位诗人一个以“但使愿无违”为处世准则,一个以“无闷征在今”为人生目的,自然而然的景物中蕴含着自由,蕴含着大道,以平淡无华的文字写出人生至境,这就充分体现了道家士人对自由的理解与追求。苏东坡赞渊明诗“似澹而实美”,并提倡一种“枯澹”风格,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王国维把诗的这种境界称为“无我之境”,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4]道家士人以自然状态为人生理想、人格境界,故其为诗,多“以物观物”创“无我之境”,“我”即隐于“物”中,一草一木,都体现了天地万物自在性,也象征着人的自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