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士人阶层是一个颇为独特的阶层。从其构成来看,在先秦,它是由破落贵族和平民百姓中受到文化教育的人共同组成的。在秦汉以后,士人的主体是中下层地主阶级和农、商子弟。从社会地位上来说,士人阶层属于“民”的范围。《管子·小匡》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7]这里将“士”列为四民之首,可见其与农工商的社会地位相近。又《管子·问》亦云:“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家……士之有田而不使者几何人?吏恶何事?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8]由此可知士人和农民差别并不大,他们也有田产,有的还亲自耕种。因此,可以说,士人阶层主要是指从农民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有文化知识的成员。开始他们并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只是随着社会对士人阶层的日益重视,诸侯公卿争士,养士之风兴起,私学也成为普遍的教育形式后,士人才开始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出仕、做门客等脑力劳动了。两汉以后,历代的士人阶层都主要是来自农民(中小地主家庭和一般百姓),因此,从社会地位上来说,士人阶层与农民阶级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但是,士之所以为士主要并不在其出身如何,关键看他是否有文化知识。因而,何人能够受教育,如何受教育,受怎样的教育,对于了解士人阶层的思想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官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教育机构。在两汉以后,官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贵族学校,专为皇室、外戚等贵胄子弟而设,如东汉明帝永平九年所设“四姓小侯学”即此类学校。唐代所开设的弘文馆,崇文馆,宋以后的宗学,均属此类。这种学校所收人数极少,学生学成后大多由世袭、门荫而入仕途,他们算不得是士人阶层。第二类是太学、国子学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所设学校。这类学校一般都招收中下层官吏子弟和平民子弟,而平民子弟又往往占据多数。这类学校是农、工、商(主要是农)子弟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他们成为士人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