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文章、道学三派士人在文化意识上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强烈的救世意识。在本文第一部分我们曾列举了若干影响士人心态的外在因素。这些因素作用于北宋士人心态上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强烈的社会危机感,其中也隐含着对五代十国那种混乱、动**局面的恐惧情绪。二是积极进取精神与历史使命感。其核心是重新整饬社会秩序,向上规范君主,向下教化百姓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是中国古代士人阶层最为宝贵的精神品格,但由于各种原因,自先秦诸子时代之后,这种精神品格从未得到充分张扬。汉代士人恪守章句训诂之学,眼界受到限制;六朝士族文人专务个体精神之自足,对社会国家漠不关心;唐代士人热心功名利禄,完全为君权所吸引,缺少独立精神。尽管这期间士人阶层的救世意识亦间或有所表现,但从未形成一种对整个文化学术领域的全面牵引。宋代士人在这一点上的确是超越了前人。宋儒自认直承孔孟,对汉唐儒者一概轻视,这并非狂妄自大。就士人的主体意识、超越精神和人格境界言之,汉唐诸儒确然不能望宋儒之项背。因此,宋代士人在文化价值观上的三派都是基于同一种时代精神的,他们的差异仅表明士人们在具体价值选择上的不同而已。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三派的差异予以阐释。
(一)救世方式之不同
三派士人均以救世为目的,但如何救世呢?他们各有自己不同的策略。
经术派代表着士人阶层中政治家们的文化倾向。他们是士人阶层试图借用政治手段来推行自己社会理想的体现。王安石尝云:“君子于学,其志未始不欲张而行之,以致君下膏泽于无穷。唯其志之大,故或不位于朝,不位于朝而执不足以自效,则思慕古之人而作为文辞,亦不失其所志也。”(《先大夫集序》)这真是一语破的之论。士人阶层自产生之日起即以天下为己任,只是由于权力不在其手,他们才纷纷著书立说来对君权与社会实行文化制衡策略的。而范仲淹、王安石则是“位于朝”的士人,于是他们便要直接利用政治力量以逞其志了。孔孟于春秋战国之时,四处奔走游说,是要寻求获得政治权力的机会,而其目的是推行儒家士人的社会价值观,他们未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故只有聚徒讲学,试图借助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君权与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