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二、吉水

字体:16+-

吉水的学者中,对阳明讲学活动最有影响力的当首推罗洪先和邹元标。罗、邹两人分别是嘉靖和万历两个讲学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是举国闻名的大学者,与其他地区的学者互动频繁,其讲学影响的范围超越县的层次,在思想内涵和实践工夫的取径上也启动阳明学内部的诸多论辩与分歧,从而对讲学的方式与推展、对江右阳明学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132]

罗洪先一生没有见过王阳明,也始终没有以门人自居,甚至从其学问的旨趣与晚年自得的认定看来,他对王阳明之学并不像其他王门弟子一样地服膺不悖。钱穆指出罗洪先论学着重周敦颐和《周易》,其学脉则本之朱子。[133]古清美也认为罗洪先学与阳明学并不相契,他不以良知教法为学问的最终归宿,而是以其对周敦颐的主静、无欲,对程颢《识仁篇》和《定性书》的了解,及自己所下的工夫心得,来为“良知”和“致良知”作脚注。[134]

但是,罗洪先从十五岁读王阳明《传习录》至玩读忘倦的地步,之后一生钦服王阳明之事功与学问,相信其确为圣人之学,且终其一生与阳明弟子们邹守益、刘邦采、王畿、钱德洪、聂豹等人交往密切,往复切磋论辩,可以说其一生学问进程是长期与阳明学对话及自我修正的结果。罗洪先居乡讲学二十余年,门人众多,其学术活动也主要与阳明讲会相关,不仅号召同志讲学且开辟讲所,因此绝对是影响江右阳明讲学的关键性人物。

罗洪先于嘉靖四年(1525)举乡试,即偕王鲁直、周子恭(1506—1553)师事同邑的李中(1478—1542)。[135]李中之学主要是宋儒的脉络,其家学与师学均可上溯濂洛,[136]因此罗洪先论学常上溯宋儒、不独尊阳明良知学,应有师承的影响。[137]由此也可见,在江右长期的理学传统下,阳明学并不能独霸整个学术界。嘉靖七年(1528)罗洪先在赴京赶考的途中遇见何秦(廷仁)和黄弘纲,何、黄是江西雩都人,也是非常活跃的阳明学者。次年(1529),罗洪先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大约就在此时,罗洪先先后结识了许多王阳明的弟子,如聂豹、王艮、王畿,[138]又与欧阳德、徐阶共事,一起论学,他曾表达了当时对欧阳德的敬重之情:“洪先束发,快睹光仪,初入禁廷,朝夕相依,语必札记,信如蓍龟。”[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