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第五章 浙中地区的讲会活动

字体:16+-

浙江是王阳明的家乡,但却不是阳明讲会活动札根最深的地区,无论就讲学风气、影响实力、在地方社会中的代表性而言,浙中阳明学都无法与江右地区相提并论,这在明代学者间早已有共识,连浙中学者都承认。例如,王畿说:“阳明夫子生平德业著于江右最盛,讲学之风亦莫盛于江右。”[1]孙应奎也说:“若吾江右被道泽尤深,故学舍尤盛。”[2]尽管如此,作为明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运动,阳明学在浙江仍然有重要的发展,尤其王畿对于良知学的诠释,虽然颇受争议,然其学术影响力——无论就思想层面或实际带动讲会活动而言——绝对是阳明学在晚明后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王畿对良知学的诠释及其对圣学工夫论的看法,与泰州学派有异曲同工之趣,而两者相互激扬,所鼓动的讲学风潮,更是晚明学术界的重大事件。王畿偕同钱德洪周游四方倡导讲会活动,也是使得阳明学快速在东南地区扩展的重要动力。至于浙中阳明学的师承脉络,黄宗羲和邵廷采(1648—1711)都指出了从王畿、周汝登、陶望龄(1562—1609),再到陶奭龄(约1565—1639)的这条重要师承,[3]虽然这些学者对“现成良知”和“四无说”的坚持,以及逐渐深染禅风的讲学特色,并无法获得理学内部的一致认同,也无法完全涵盖浙江地区的阳明学和讲会活动,学者对其批判之声也始终不断,但其所具的影响力与代表性则毋庸置疑。而其所引发的学术对话——无论来自江右学者、东林学者或浙中刘宗周学门的批判——也足以显明阳明学在浙中地区所具有的多元性与能动力,此均可见其在整个晚明学界不可忽视的学术影响力。[4]

本章并不拟从王畿、周汝登、陶望龄的思想传承来讨论浙中阳明学,也无法涵盖浙江地区所有阳明学者,或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仔细分析,而是希望通过整理大量浙江方志与理学家文集的史料,掌握阳明讲学活动在浙江地区发展的主要状况与变化,且勾勒出不同区域讲会形态与发展的差异性。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本章比前面两章在地理范围上涵盖更宽广,主要原因是阳明讲会活动在此地确实分布较广,绍兴府虽然有强劲的讲学领袖,也有著名的讲学中心,但却不足以代表浙江全地的讲学活动,且借由与金华府和衢州府的讲会对照,更能看出此地的不同讲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