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阳明学兴起的重要学术背景,除了思想内容反映了与主流程朱思想密切的对话之外,在社会、制度方面,至少有两个重大关键因素:一是当时主宰出仕与教育机制的科举考试,二是衍生于科举考试制度的社会现象,即当时急遽增多的生员人口及其对地方社会的冲击。下文便从这两方面来讨论阳明学兴起与科举文化间复杂的离合关系。
宋代以降,科举考试逐渐成为朝廷取士的最重要途径,也因而主导全国的教育内容。[3]明代科举制度更是在其执行与内容上,发挥强烈的皇权专制特质。根据Benjamin A.Elman对明初君王如何运用科举为皇权效力的分析,我们看见:明太祖曾认为科举无法选出适当人才而停办科举达十年之久;删除不利于皇权的《孟子》本文,以《孟子节文》为考试范本;因本身对江南的仇视而压抑江南人的出仕机会,如不满洪武三十年(1397)参与殿试的52名考生均为南人,明太祖重阅会试考卷,最后选出61名北方进士。[4]这些现象显示科举并非单纯选贤与能的政策,在执行上不仅考虑政治地域的均衡性而严格规定各地中选名额,[5]也有因地域关系而造成官僚之间提携或排挤的现象,[6]更必须屈服于君王的意愿,为其政治利益效劳,因此是一具高度政治考虑和运作的选才政策,并体现皇权专制的特色。
考试内容方面,据洪武十七年(1384)颁定科举定式,“四书”以朱熹(1130—1200)《集注》为主;《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朱子弟子蔡沈(1167—1230)之《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三传及胡安国(1074—1138)、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7]程朱学派的诠释占极重要的地位,成为官方援引为统治的意识形态,也摇身一变为程朱官学。[8]永乐年间(1403—1424),以程朱思想为标准修撰《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之后又以此为官学标准读本与科举取士的唯一教本,[9]不仅窄化、僵化官方意识形态的内容,更是借朝廷政治权威树立了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