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阳明学在16世纪的发展中,江右地区,特别是吉安府,扮演着重要的关键角色。从第一部诸章节的讨论,我们可以看见从阳明学派于16世纪10年代末期成功建构开始,到40—60年代许多地方讲会蓬勃展开且达到鼎盛,或在70年代张居正毁书院、禁讲学的政策下,再到张居正去世(1582)后,随着王阳明获准陪祀孔庙后的又一波讲会复兴,江右地区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可以说王阳明若没有江右作为他学术的摇篮,若没有江右士人对阳明学术的拥戴和传承,恐怕无法造就16世纪阳明学的盛况。
江右之所以能够成为明代理学的重镇,除了特殊的历史因缘——如王阳明在江西的主政经历——之外,更有长期的历史渊源。江西的书院建设到了南宋时代已非常兴盛,新建数量在170所以上,著名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均与江西有密切的关系,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并建立其教学模式,对后代理学和书院教育起了重大的影响;陆九渊在槐堂和象山精舍讲学,带出许多门徒,并持续影响江西书院讲学。元代江西书院建设依然颇盛,理学则有吴澄(1249—1333)的草庐学派。到了明初,则有吴与弼、胡居仁(1434—1484)、娄谅(1422—1491)、罗伦等讲学大家。[7]即使从这样简略的学术史描述,我们也能体会江西学术传统对阳明学发展的帮助。特别是阳明学本源于对程朱学的反思与对话,没有对程朱理学的兴趣与知识,不可能欣赏阳明学的精意。因此,除了王阳明个人的领导魅力以及他在江西的事功外,江右的学术背景也确实提供了一群有兴趣、有能力理解的接受者。从这个观点而言,当晚明江右理学家强调江右理学的传统时,并不是凭空捏造虚说,而是有相当的历史根据。
尽管如此,我们知道“传统”并不是某些一成不变、代代相传、具本质性的事物,或在某些不变的本质之外,进行改变的过程,而是一套始终不能脱离“现在”的处境和观点去对“过去”所做出的诠释与运用。正如Richard Handler和Jocelyn Linnekin所说,“传统”并非全然无关乎“过去”,但却是一不断诠释、再发明的过程,而此诠释虽然指向“过去”,却奠基于“现在”的意义之上。[8]正因为现在之情境与需求,在型塑传统与自我认同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当我们讨论晚明江右阳明学者对传统的发挥时,学者们所身处的“晚明”这个特殊时期是需要被格外注意的。另外,社会认同的形成总离不开一些具有对照和区隔意义的“他者”,而在本文讨论晚明江右学者的认同和学术风格时,同时期的江左文化显然正是那个不可摆脱、不容忽视,且深切影响着江右阳明学发展的“他者”。下面我将首先讨论晚明江右士人所感受到来自江南的压力,再进而讨论江右学者的因应之道。